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0|回复: 10

[打工交流] 打工妹执着追梦成高产作家

发表于 2016-12-7 07:26: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青阳 当代工人杂志
[blockquote]开过理发店,卖过保健品,当过柜台服务员,上门送过报。后来进过公司,也做过码字的“枪手”。现如今,她已出版发行了四部小说。

这位华丽转身的草根作家名叫陈之秀,只有初中学历的她一直在追梦。她说自己喜欢摆弄文字,“写作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证明我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阅读慰藉童年

1977年8月,陈之秀出生在四川省渠县一个农村家庭。

家中清贫,她的童年记忆并不十分美好:为了买糖吃,偷拿过供奉在土地庙的零钱;邻居家桃子打了农药,不知情的她吞进肚里,事后被灌肥皂水洗肠……

跟很多中国家庭一样,陈之秀的父母也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父母一直想找机会把她抱出去,换个儿子回来。在陈之秀四岁多那年,家里来了位陌生的叔叔准备抱走她,陈之秀吓得躲进猪圈直哭。父亲哄着她到灶间吃饭,陈之秀不小心抓翻了瓷杯,胳膊烫了一大串水泡。在她的嚎啕哭声中,陌生的叔叔动了恻隐之心,独自走了。

这件事给幼小的陈之秀带来很大的伤害,“我好几天都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从那时起,陈之秀变得早熟而敏感,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向世人证明,女孩不一定就不如男孩。

陈之秀开始拼命读书。她把课本读得卷了边,又四处找同学借书看。家里没钱买课外读物,放学后她跑到地摊上蹭书看。

“我特别喜欢杨牧老师写的《我是青年》这首诗,还有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诗。”陈之秀幻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有作品变成铅字就好了。
打工不忘阅读

初中毕业,陈之秀辍学了,这年她还没满16岁。母亲在镇上找了个师傅,让她学理发。

陈之秀很快掌握了理发技术,向父母借了1147元钱,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数月后,她就还清了借款。生意虽然不错,陈之秀却强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陈之秀跟着亲戚到兰州,开始了打工生涯。她在一家商场当服务员站柜台。陌生的城市里,她没少遭罪。

初到兰州,每天下班亲戚到商场门口接她到住所。有天晚上,两人走岔了门,陈之秀独自回去。路上,两个心怀不轨的中年人上来纠缠,陈之秀没命地奔跑,终于冲上公交车才脱险。“如果当时我没挣脱,不知会发生什么事,还会不会有今天的我。”

虽然只是售货员,陈之秀没放弃文学梦,工作间隙偷偷捧着杂志阅读。可商场并不允许,被经理发现后当场开除了。陈之秀只得自谋职业,摆摊卖保健品。时间充裕了,她的书看得更勤了,偶尔也动笔写写文章。

这时,老家村里有人在成都念职业学校,据说毕业后可以安排工作,父母劝她回来继续上学。陈之秀赶紧坐火车返回老家。可是学费不菲,母亲跟她商量,毕业之后挣了钱必须还给家里。陈之秀算了一下,几年下来学费、生活费要好几万元,人生还没开始就背上了债。

她忍痛放弃了这个机会,开始了第二次流浪。
迈出文学第一步

这次她到了成都。陈之秀在商场租下一个保健品专柜,既当老板又做服务员。白天,她卖力推销产品;晚上,报名参加自学班学习。

起初,保健品生意销路不错。然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买保健品不能用医保报销,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陈之秀有点茫然无措了,她身上还背负着照顾家庭的重任。

1996年夏天,陈之秀在一个报摊前翻杂志,看到一本刊物上有全国青年爱情诗歌大赛征稿的消息。回到住处,陈之秀即兴写了一首名为《无题》的诗,投给了杂志。几个月后,这首诗被收入文集出版,还获了奖。“翻开印有我名字的那页纸闻了又闻,太兴奋了!”

这次获奖点燃了陈之秀的写作热情,她拿起笔尝试各种题材的创作。写作养活不了自己,她重新捡起手艺,开了一家不足十平方的理发小店。“叫小陈发屋,招牌都是我用毛笔蘸着金粉写的。”

辛勤工作之余,陈之秀用攒下的钱买来一台电脑。没有顾客时,就坐在电脑前看书写作。那时,电脑还是稀罕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当地报纸和电台先后进行采访,报道出去后她成了文学爱好者圈里的名人。
长篇小说引爆网络
“小陈发屋”里的文学爱好者络绎不绝。有慕名来拜访的,也有来交流文学创作的。

有天,一位作家登门造访。他看过陈之秀的文章后挺认可,说我给你推荐一个文化公司吧。陈之秀就此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伯乐:贾西贝。看了她带去的文稿,贾西贝约她写一部长篇小说书稿,并支付了定金。钱虽然不算多,但是第一次靠写作挣到钱,陈之秀知道自己的路走对了。

此后,陈之秀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小说创作上。3个月后,她交上了书稿,贾西贝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请来专业作家帮忙指导。在这些师友帮助下,陈之秀的写作水平迅速提升,很快掌握了小说创作的规律。

可惜,因一些原因书稿未能出版。为了试探自己的小说是否受欢迎,2006年,陈之秀把小说《成都,一个少妇的故事》贴到了网上。结果,短短一周阅读点击量就超过了百万。

此后,她一边剪发,一边写书。后来,有文化公司找她帮忙编写学生书稿,还有老板找她帮着写自传。写作业务越来越多,她干脆关了理发店,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

这期间,她觉得日子是充实而快乐的。
北漂修炼成名家

陈之秀的职业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她结识了年少时心仪的诗人杨牧。杨老师劝她,给别人写东西虽然能锻炼文笔,可惜却不能署自己的名字。于是,陈之秀先后应聘到成都的都市报和杂志社,当上记者、编辑。

2007年夏,《火花》杂志执行社长到成都出差,在朋友引荐下两人见了面。一番沟通,相见甚欢,这位社长希望陈之秀到北京发展。陈之秀决定前去北漂,“我觉得北京的平台还是更大一些。”

2007年底,陈之秀来到北京。她先是做编辑,主编一本文学期刊。后来感觉不解渴,她又跳槽先后在京城数家媒体里任职,现在是《食品界》杂志的资深媒体人。

媒体工作让陈之秀的文字遍地开花。除了工作,她还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2008年,陈之秀出版了《成都情史》和《我能不能复活》两部长篇小说。

2010年,陈之秀同时开始创作两部新小说。一部命名为《黑夜的眼睛》于2015年10月出版,另一部《走向都市的女人》于日前上市。

陈之秀在北京扎下了根,创出了一番天地,父母姐弟都跟着不少受益。“我向他们证明了,一个女孩也有自己的价值!”

从一无所有的打工女孩,到现在小有名气的城市白领,她说要感谢生命中遇到的各位老师和朋友,特别要感谢文学之梦。“是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也一定会把写作进行到底。”[/blockquote][/blockquo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22:14:49 | 查看全部
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22:15:03 | 查看全部
学习,问好万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23:14:17 | 查看全部
    
成功离不开执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23:14:54 | 查看全部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23:15:24 | 查看全部
问好万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07:52:51 | 查看全部

回 5楼(听者) 的帖子

欢迎来访,多谢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9 10:54:21 | 查看全部
有梦想,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1 06:45:1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1 06:45:29 | 查看全部
祝老师周未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