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回复: 6

[转贴] 农家母鸡

发表于 2016-12-7 09:12: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福建石油分公司  何银基
    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乡村,看谁家日子过得好,就看他家里的鸡养得多不多。鸡养得多的,说明他家还有点剩饭和饲料给它们吃。母鸡会下蛋,卖了蛋就可以有点现金做零花钱。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乡村种地农民的现金来源极为匮乏。我家是个四口之家,父亲是个种地的好手,生产队集体劳动他是从来不缺勤的,而且几乎每天都是得最高的工分,加上我哥也经常参加集体劳动,在生产队所有的农户中,算是人均得工分最多的一家。即便这样,年终结算的时候,能拿到百把块现金算是好的。那些外出务工多、得工分少、人口多的,基本上拿不到现金,甚至还要用现金到生产队才能卖回应得的口粮。如果挣工分算是现金的一个来源的话,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养猪,一年辛辛苦苦养大一头猪,过年时杀了,除了留下几斤自家吃的,还能有一百左右的现金,一家人添置衣物以及一年中大的开支都靠它了。至于平时的开支,就靠母鸡了。

    自古以来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过去的家乡,柴是秸秆、茅草,米是番薯,醋和茶非生活必需,在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苦日子里,能省就省,我在家的十几年时间里,从未消费过这两样东西,早已从七件事里剔除了,剩下五件事。柴米主要靠自己生产劳动解决,而油盐酱则要用现金购买。食用油凭票购买,一次能买一斤算是很奢华的了。还有照明用的煤油,一斤几毛钱,没有它夜晚就漆黑一团。盐跟粮食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酱包括酱油和豆豉,有钱的时候买一点,蘸着下饭,没钱也免了。除了这些,亲戚上门的招待费用,小孩上学用的铅笔等,都得拜托母鸡。

    在鸡群里,母鸡远比公鸡低调,没有耀眼高耸的鸡冠,尾巴也没有像公鸡那样翘得高高的,叫声更没有公鸡那么高亢悠扬。但母鸡更受主人的宠爱,因为母鸡会下蛋。这蛋主要不是给自己享用的,而是用它换取零花钱,所以母鸡是农家的小取款机。记得那时一个鸡蛋八分钱,如果一只母鸡生下十个鸡蛋,就可以卖八毛钱。现在看到地上谁掉了一块钱,许多人都不愿意弯腰去捡它,可那时候农家的八毛钱非同小可,可解决不少问题,让艰涩的生活运转起来。鸡蛋还是走亲戚的伴手礼,如果亲戚中有人生病或者远行,上门看望,鸡蛋和线面是一定得有的。收到鸡蛋的,往往也舍不得自己吃,不是卖掉就是转送别的亲戚。

    记得老舍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说他原本一向讨厌母鸡,原因是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而我母亲就希望听到母鸡的叫唤,特别是从鸡窝里出来咯咯地叫,那准是下蛋了,就笑逐颜开地把鸡蛋掏出来,藏好,并抓一把饲料犒劳犒劳,其他的鸡想过来沾光那是自讨苦吃。如果母鸡罢工长时间不下蛋,听不到母鸡的叫唤,母亲就急得慌。

    那时候,我和我哥都不会把自己的生日当回事,只有母亲惦记着。在我或者我哥生日中的一天,母亲有时会煮一个鸡蛋,然后切成两半,算是给兄弟俩一起过了生日。虽然生日过得如此简单,但在那样的苦日子里,还是感受到母亲深切的爱。至今我还记得那半个鸡蛋的滋味,所以,我吃鸡蛋就喜欢吃白煮的。

    母鸡会下蛋,而蛋又会孵出小鸡。在孵小鸡的日子里,母鸡一动不动地盘在鸡蛋上,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和呼唤鸡雏的生命。鸡雏破壳之后,母鸡不仅带着小鸡讨生活,而且时时刻刻警惕地保护着小鸡。找到吃的,就咯咯咯地把小鸡招呼过来,小鸡如果受到侵害,它会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发疯似的把入侵者啄得狼狈逃窜。一窝小鸡长到一定程度,一家养不了那么多的鸡,多余的也可以卖点钱。

    母鸡下蛋、孵小鸡,带小鸡,到老了,成为炖锅里的营养补品,它不仅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也体现了奉献的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3:16:4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老师辛苦了,向敬业的优秀版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6:02:34 | 查看全部

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7:02: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7:02:3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7:02:43 | 查看全部
发帖,回帖是美德,问好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7:02:53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周三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