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江西九江石油 黄翼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父亲菜园里的菜长得永远比别人的好,鲜嫩水灵、油光闪亮的,这和父亲的勤劳是密不可分的。
在父亲的那个年代,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身家性命,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所以邻里关系,在这个土地上的地界问题上,总能擦出一些火花。如果将时间快进到现在,这些个事情根本不叫事,但是在那个年代,关乎身家性命的事情,当然是寸土必争。
父亲是个老实人,对于邻居一些无理的争吵,他总是在避让。他想,有这些吵架的功夫,还不如去开垦一些荒地。表面上看起来是软弱可欺,实际上却是一个仁者的思维和态度。
在没有公路的时候,一条条细长的田埂成了串联和外界联系的通道。这种交通状况极为落后,大大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建一条宽绰的马路迫在眉睫。建路是要占地的,对于很多人被占地的人来说,或多或少地想要获得一定的补偿。要是人人这么想,修路这个项目就没法继续下去了。最后,还是父亲在村大会上带头作出表率,他说:“修路是集体大事,没有大家,哪来小家,为什么村里一直这么穷,就是因为一直以来大家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村里如果要修路,如果要占用我家的田地,我二话不说,能为集团修路出力是件光荣的事情”。在修路大计中,我家的几个菜园就这样成了历史。虽然少了几块土地,但是我为父亲的开明感到很骄傲。
地是少了几分,父亲在菜园的耕作却多了几分勤劳,父亲觉得,要用汗水换回失地损失,增加某产量。锹地、播种、挑粪、浇水、施肥、除草、松土、打药,扎藩篱、放稻草人、采摘,父亲将他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菜园上,换来的是一年四季七口之家都能吃上绿色新鲜的季节蔬菜。当然,这些蔬菜对我们一家人来说,肯定是有剩余的。父亲就挑着一副箩筐,走遍附近的村落,将他的“得意之作”卖给需要的人换些零钱。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社会,在这个村子内,也有些好吃懒做的人,他们放着自己家的地不种,却趁着黑夜跑到别人家的地里偷菜,我家的地,成了他们的头号目标。对于这些人,他可能得到的是一时的不义之财,永远失去的是良心。父亲也没过多的追究,常讲“一个村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有一些人常年沉醉于赌博,荒废了农活,脸皮厚到临时却跑到我家问我父亲讨菜,父亲没有任何言辞,爽快地将菜送给了他。我曾私底下和父亲沟通,为什么要将菜给这种人,父亲说“讨总比偷好,你要懂得处理邻里关系,将来有什么事情要求人家帮忙的时候,人家也不好推辞”。
父亲一辈子和这些蔬菜打交道,和村里的这些人打交道,其实,在父亲的心里,也有一处小菜园,他用它的善良、豁达一直在默默地耕耘着。
小小的菜园,大大的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