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土气”就是要有“泥腿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干部,尤其是县乡村三级干部被老百姓亲切称作“泥腿子”干部,因为他们常年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的关系相当密切。新时代,我们党员干部也要争做“泥腿子”干部,多深入基层,多去群众经常去的地方,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才能从社会实践的肥沃土壤中获取养分,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练就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老百姓在党员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李保国,扎根太行三十五年,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培养成专家,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每一个模式背后都有李保国用脚丈量土地的身影……党员干部只有对基层群众的生活有最直接的感触和最正确的认识,才会融于水;只有融于水,才会有水乳交融的公仆情怀,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