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0|回复: 2

服务群众要多点“土气”

发表于 2016-12-7 19:15: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久前热播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在西城区工作时,别人说她很土,她却并不是太在意。她的心态是“土就土吧,让他们去说吧”。然而,随着职位的提升,她逐渐在乎别人对她服饰、首饰、皮包等外在东西的评价,从不在乎“土”到不甘心“土”,身边逐渐形成了几个很时尚的小圈子:网球圈、养生圈和红酒圈。生活方式和追求渐染奢靡,物欲冲垮了权力的大堤,吕锡文离“土气”远了,却离监狱近了,最终身陷囹圄。
  “土气”指式样、风格等赶不上潮流,不时髦,用在党员干部身上,听起来有些不雅。然而,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有时党员干部多点“土气”并不是坏事。“土气”能够“接地气”,端百姓碗,睡农家炕,说在一块干在一起,自然能够心贴心;“土气”能够长士气,党员干部撸起袖子作示范,一身泥土一身汗,就是最好的感召最好的动员;“土气”能够长才气,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拜群众为师,就能够提高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所以,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不妨多点“土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16:00 | 查看全部
多点“土气”就是要有“泥腿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干部,尤其是县乡村三级干部被老百姓亲切称作“泥腿子”干部,因为他们常年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的关系相当密切。新时代,我们党员干部也要争做“泥腿子”干部,多深入基层,多去群众经常去的地方,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才能从社会实践的肥沃土壤中获取养分,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练就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老百姓在党员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李保国,扎根太行三十五年,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培养成专家,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每一个模式背后都有李保国用脚丈量土地的身影……党员干部只有对基层群众的生活有最直接的感触和最正确的认识,才会融于水;只有融于水,才会有水乳交融的公仆情怀,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16:18 | 查看全部
多点“土气”就是要多说“百姓话”。所谓“百姓话”,即群众语言。它平铺直叙,不绕弯子,听起来“粗糙”,品起来“细腻”,具有平民化、生活化、本土化特点。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要学会多说“百姓话”,把话说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群众一听就明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消除和群众之间的交流障碍。有些干部到基层开展工作往往是蜻蜓点水,浮在水面,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这样和群众说话容易冷场,不能互动,无法产生共鸣,更听不到群众的真正声音。因此,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一定要放下架子,说白话、土话、行话,坐群众家的矮板凳、灰板凳,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群众交心,当群众眼里的自家人。用实实在在的“百姓话”架起群众和干部心间的那座“桥梁”。
  多点“土气”就是要行为“接地气”。党员干部行为“接地气”就是要俯下身子通过走基层体民情,听民声,察民怨,把涉及群众衣食住行的事情真正掌握起来,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理顺出来,列好清单,一项一项整理,一件一件解决,把群众当成自己的父母,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真正让老百姓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杨善洲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期间,为提高粮食产量,走群众路线,集群众智慧,改种粳稻,并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一亩地一下子提高产量三四百斤。正如杨善洲自己所说,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善于研究、勇于实践,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高高在上瞎指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才能把事情做好,群众也才会服你。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委组织部)

来源:党建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