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100%,#ffffff] 仔细观察一下,究竟什么样的企业在搞精益化管理?Honeywell霍尼韦尔、Danaher丹纳赫等。是的,都是大企业,通常是制造业这样工业时代的代表产业。你或许与绝大多数凡人一样,并不太了解它们具体是做什么的。其实它们也曾辉煌过,也曾经与昔日的老小伙伴们,如施乐(复印机品牌)、柯达(化学胶片)、汤普森(显像管制造商)、RCA(家电制造商)、贝尔实验室(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研发中心)等,像今天的谷歌、苹果一样如日中天,只不过那是它们还没有搞精益化管理的时候(贝尔实验室的宏伟目标KPI不是做产品,而是攻诺贝尔奖的,当然很费钱,根本“精益”不了)。其实这些残留下来的巨无霸之所以要以底线为聚焦点推进精益化管理,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创新能力的滞后,可能是自身原因,也可能是行业、产业本身原因,在失去了影响企业营收上线Topline的创新驱动力之后,剩下可做的就是提升效益了,在有限的进账中改进利润率(在包着骨头的皮之下再刮一点脂肪下来),以此养活这条大船上的众生,并每季度能够继续向华尔街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