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何晓虎
那晚,天下着小雨,我在小城的街上走了一圈,一共走了一万三千六百零八步,路过我当年上小学的地方,路过我当年上中学的地方,路过我当年玩耍的小吃街和广场,只用了抽几支烟的工夫。这座城,真的是一座小小的城。
小时候,我总觉得这座城很大,什么都有卖,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车多,楼高,我只要进了城,就觉得自己会迷路。
那时,一年四季,进城最多的时段是过年期间。正月初一,我穿着新衣服,捏着父母给的十块八块的零花钱,和小伙伴到城里吃凉粉、买玩具枪,窝在录像厅看一整天电影,一玩就是好几天。没有比这更惬意的生活了。
城里只有两条主要街道,但买卖商品的区域却划分得十分清楚,甚至有点儿刻板:城东是买卖牲畜的,城南是农贸市场。
在城东交易的,大多是县城附近的农民和牲畜贩子。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那个地方藏着许多不好的传闻:卖猪的人为增加猪的重量,常常给猪吃掺了水的饲料。卖牛卖马对农民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他们多半是急着用钱,比如亲人生病,才会出此下策。
城南的农贸市场则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地方。我亲眼见过,挑着菜来卖的农民,推着板车卖水果的小伙子,系着油腻腻的围裙卖猪肉的贩子,吆喝着。附近,汽车的轰鸣声和售票员的喊声交织,人们急急忙忙挤上去往各地的车,扬起一阵灰尘之后,一辆辆车驶向远方。最吸引我的是农贸市场附近的小餐馆。张老三家的牛肉粉好吃,胖姨妈家的娃娃菜好吃,还有袁记的卷肠粉很香,扎啤城的烤鱼细嫩。
时隔多年,小城的老街保持着当年的风貌,又多了几分时代的气息。
不少外地人开的服装店门口,贴满了“跳楼大甩卖”“亏本清仓处理”等海报。店家和伙计,都是影帝、影后级别的人物,表演得很好,钱不会少赚,表面上委屈,背地里偷着乐。他们的“亏本清仓大处理,最后三天”,会永远保持在“最后三天”。
街上,还多了不少时尚的美女。如果是在夏天,美女们大多穿着清凉的吊带背心和三分裤,惹得过路的“登徒子”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如果这时,下场雨,我没准可以听见“刺”的一声:某些男士心头的火焰被大雨浇灭,冒着略带余热的浓烟。
夜,不知不觉降临了。我仔细听着街上的动静,几只猫在打架,过路行人的鞋发出轻微的响声。
明天一早,小城睡醒了,一定又会传出很多新闻。比如,谁放高利贷被欠几百万元收不回了,谁喝酒喝倒了,谁买彩票中了奖……这个谁,如果是我碰巧认识的,免不了惹得我感慨一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