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3|回复: 16

[转贴] 离乡千里,吃上一碗桂林米粉

发表于 2016-12-11 20:18: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八寸日

      从拥挤的地铁里钻出来,我归心似箭,地铁口附近繁华的小吃街,今夜已彻底失去了吸引力。


    进了小区,我一扫微信,从“格格快递”的柜子里抱出沉甸甸的纸箱。上楼,拆封,开箱,一大摞真空包装的桂林米粉出现了。迫不及待,我赶紧打开一袋:煮米粉喽!


    锅里的水,冒出几个溜圆的气泡,我赶紧把米粉下锅。透明干硬的米粉,瞬间变成了乳白色。盖上锅盖,我再取出店家配好的一大堆配菜:深红的卤牛肉、金黄的锅烧肉、翠绿的酸豆角、月白的酸笋、火红的剁椒、枣红的炒花生、鹅黄的酥黄豆。对了,还有一小袋卤水。


    桂林米粉的做法极为复杂,即便从半成品入手也少不了下一番功夫:炒花生、酥黄豆和锅烧肉,要依次放入油锅里炸一下,火候还很讲究——火太大,瞬间煳了;火太小,不香不脆。酸豆角和酸笋,要分别盛在小碟子里,隔水蒸。


    至于卤水,那是桂林米粉是否正宗的关键:店家要用橙皮、丁香、白芷等20余种纯天然佐料,熬制6小时才能制成。桂林街头每个不起眼的米粉店,都有不传外人的卤水制作秘方。这,就是外地的桂林米粉总是不正宗的原因,也是我今夜不远千里邮购桂林米粉的原因。


    说起米粉,不得不谈谈广西人的米粉情结。广西人酷爱吃米粉,桂林、柳州、河池和南宁等地,各有各的米粉:桂林有桂林米粉(又称桂林卤菜粉),柳州有螺蛳粉,河池有鲜肉粉,南宁有老友粉。这些米粉,有的吃完了余香绕口,有的尝一口鲜辣无比,有的品一品肉香四溢。总之,每个品种都让人口水直流、吃过不忘。


    我在桂林长大,深知桂林人对桂林米粉的爱恋,几近痴迷。每天,天刚蒙蒙亮,井然有序的人群早已在大大小小的米粉店门口排起长龙:今天吃了,明天继续吃,天天吃,百吃不厌。


    当下,市场化大潮来袭,孩子外出打拼成了广西人的习俗。对离乡的桂林人来说,最难割舍的,莫过于一碗正宗桂林米粉的味道。我上大学的那些年,每逢春节,桂林火车站出站口、机场出口处,密密麻麻站着接孩子的父母。见到父母,孩子通常先来一个深情的拥抱,随后一家人奔赴最近的米粉店,饱餐一顿。一些父母,干脆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桂林米粉,笑吟吟地站在出口处。


    吃米粉时,父亲不时会提起他那一代人的米粉故事: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米粉是孩子心中的高级食品,堪比今天的鲍鱼海参,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每一位父亲或母亲,只要听说孩子们要回城,立刻四处寻找,千方百计凑齐做一碗米粉的食材。后来,父亲在恢复高考时考上大学,还是带薪读书。从此,每个周末,只要父亲睡懒觉,同宿舍的弟兄们都不起床;只要父亲一起床,弟兄们全都一骨碌爬起来。何故?只为“赖上”父亲请客,吃一碗米粉。


    更早的几代桂林人呢?他们早已作古,米粉故事无从细谈,只在坊间流传下来的旧时歌谣中依稀仿佛:“左右左,左右左,肯玩命就发财多。分赏银,你和我,吃完米粉有火锅!”看来,在70多年前那个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年代,想吃米粉,要把性命别在裤腰带上。也不知,到底有多少孩子,为了“吃米粉”这个今天看来很朴素的愿望,稀里糊涂当了兵,后来又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离开了广西,去往抗战一线,再也没有回来,不知埋骨何处。


    相比那个时代“苦恋米粉”的人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轻点鼠标,掏几个钱,物美价廉的米粉就会穿越千山万水,来到我面前。不能不说,我,太幸运了。


    不知何时,屋里已是香气扑鼻。该起锅了!我赶紧把卤水和各类配菜倒在米粉上,搅拌均匀,端上茶几。窗外,北风正呼啸。屋里,灯色很温暖。我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起米粉,这种感觉,真的好得不能再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1:3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1:52 | 查看全部
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2:03 | 查看全部
问候老师健康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2:0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18:25 | 查看全部

回 1楼(zzczzc) 的帖子

问好老师!周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18:35 | 查看全部

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18:48 | 查看全部

回 3楼(zzczzc)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3 08:04: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3 08:04:4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