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6|回复: 19

[转贴] 筷子,很不简单

发表于 2016-12-11 20:21: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傅岩

    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那简简单单的两根小棍儿,陪伴国人,至少走过了3000年历史。悠悠岁月,多少老祖宗用过的家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比如汲水灌溉用的水车,研磨谷物用的石磨。这样看来,小小的筷子,真不简单。


    筷子在古代被称为“箸”。“箸”演变为“筷”,据说与江南水乡的言语忌讳有关。在江南,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箸”与“住”同音,言之不吉。船家索性给它一个吉利的新名字:“快”。后来,“快”逐渐演变成了“筷子”。


    用筷子,并不容易。如果你请老外吃饭,要他们用筷子,他们很为难。但在我国,父母不厌其烦地教孩子用筷子吃饭——必须用筷子吃饭!从某个角度说,筷子既是用餐工具,又是启蒙教育的教材,是我们在人生中学会使用的第一件工具。


    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对筷子有精辟的评价:“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巧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还不怕高温和寒冷。高明!”


    从更深层次说,进餐是一种仪式,餐具是一种文化符号。西方家庭用刀叉,必然要采用分食制——每个人自己吃自己的东西。由此衍生出西方人独立的性格,子女年满18岁就离开家庭,独自闯世界。如果全体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享用食物,用筷子肯定更合适。采用分食制,用筷子吃饭,是中国文化人情味儿的体现——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吃饭,于是国人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离开家庭,朋友围坐在一起吃,表明大家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如此看来,简简单单的筷子,的的确确不简单。


    如今,虽然西方生活习惯不断渗透,国人在吃西餐时也开始用刀叉。但是,大多数时候,国人还是用筷子吃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2:2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2:47 | 查看全部
多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2:59 | 查看全部
转贴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2 06:33:0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20:15 | 查看全部

回 1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20:30 | 查看全部

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问好老师!周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20:38 | 查看全部

回 3楼(zzczzc)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3 07:59:1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3 07:59:2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