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回复: 3

浓浓爱心编织的善意谎言

发表于 2016-12-12 12:30: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3年,《中国梦想秀》节目现场,姜经纬和夏占海一家见面
    夏占海,交城县人,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的妻子。2012年,本报以《9年不离不弃交城汉子照顾瘫痪婆姨》为题,报道了他的事。2014年,夏占海被评为山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2015年,他又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夏占海说,正是因为有了山西晚报在2012年关于他的第一篇报道,才让他有机会上电视,有机会找到和儿子酷似的上海民警姜经纬。从此“儿子还在!在上海工作!”的谎言一直陪伴着瘫痪“妈妈”。
    以前妻子提起儿子就不高兴、发脾气,现在妻子提起儿子就满脸笑容。夏占海心里一直感激山西晚报的帮助。
    A 关于“儿子”的善意谎言
    夏占海的妻子叫梁巧英。2003年,一场突发的煤气中毒事故,夺走了梁巧英大儿子梁宇年仅23岁的生命,梁巧英则在昏迷80多天后被抢救过来,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肢体瘫痪、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在丈夫夏占海十三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下,梁巧英身体日渐好转。
    梁巧英的智力也有些恢复,她还不知道梁宇已不在人世,经常询问为什么大儿子不来看她。因担心梁巧英受不了打击,夏占海和亲戚朋友一直都瞒着她。她问起时,夏占海就说儿子在外边工作,回不来。就连有邻居来串门,夏占海都要提前和邻居打好招呼。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梁巧英的脑海里有了一个固执的念头:“北京、北京”“回不来、回不来”,意思是儿子在北京工作,回不来。
    夏占海说,每次提到大儿子,妻子的情绪就很低落,还容易发脾气。一次偶然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夏占海看到一个跟大儿子梁宇酷似的人,几秒钟的画面,他只记住了“上海浦东”几个字。从那时候起,夏占海内心慢慢滋生出一个为妻子找“儿子”的念头。他希望妻子突然见到“儿子”,能一下子站起来。
    因长年照顾瘫痪妻子,2012年夏占海被评为吕梁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同年3月26日,本报以《9年不离不弃交城汉子照顾瘫痪婆姨》为题,报道了夏占海照顾妻子的事。从那之后,夏占海开始进入全国媒体的视线,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省内外多家媒体都先后采访报道过他。
    2013年,夏占海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栏目的帮助下,用梁宇的照片找到了那位酷似梁宇的民警姜经纬。今年33岁的姜经纬是上海浦东公安分局一名民警,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栏目组的安排下,姜经纬冒充梁宇,和夏占海一家人在台上见面。因为怕穿帮,节目组只安排3分钟见面时间,而且不敢让姜经纬说话。当姜经纬上台走到梁巧英的轮椅前时,刚还被主持人逗得发笑的梁巧英马上抱住他痛哭起来,在场的观众无不落泪。主持人告诉梁巧英,儿子在特殊部门上班不能回家看望她,这次也是经特批后,才有3分钟见面时间。坐在轮椅上的梁巧英流着泪呆呆地望着“儿子”,嘴里自顾自地念叨着:“瘦了、瘦了,长了、长了(长高了)。”
    夏占海说,那次见面后,妻子的精神好转了很多,睡了10年来最安稳的一觉。之后姜经纬一直和夏占海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就会给“妈妈”梁巧英打电话说说话。夏占海告诉妻子,儿子十多年在外边工作,已经完全改口说普通话了,梁巧英一点也没有怀疑。以前梁巧英提起大儿子总是情绪不好,现在提起大儿子就很高兴。
    B “儿子”寄来的围巾,爱不释手却舍不得戴
    12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夏占海家。
    刚一撩起棉门帘进门,就看到一副皮棉手套被扔在了地上。夏占海赶忙捡起来,一边给坐在轮椅上的妻子梁巧英垫到胳膊下边,一边说:“又生气了!我出去接下人么,不要一生气就扔东西。”
    妻子梁巧英见丈夫回来,马上笑了出来,还不忘提醒夏占海,“扣子、扣子,缀住、缀住(缝上)。”原来,早上,夏占海扶妻子的时候,不小心将她上衣的一颗扣子蹭了下来。夏占海因为糖尿病视力不好缝不了扣子。一上午,梁巧英隔一会儿就提醒一下他。
    夏占海说,妻子好的时候就特爱较真,瘫痪后变本加厉。家里地上落个瓜子皮,她都要马上叫着让捡起来。梁巧英还特喜欢折腾他,一会儿说要上厕所,扶起来又说不上了,要喝水,喝两口水,马上又要上厕所,结果还是不去,如此反复好几次。梁巧英乐此不疲地玩着这样的幼稚“游戏”,却把夏占海累得够呛。“她是离不了我,才故意这样”,每次夏占海都用同样的理由向别人解释,也是安慰自己。
    为了转移梁巧英的注意力,夏占海让她看电视。梁巧英却像小孩耍赖一样,隔会儿就指着放在箱子上的扣子喊:“扣子、扣子!”
    “这个能让她高兴会儿”,夏占海像灵光一现般站了起来。他从箱子里取出一条围巾递给梁巧英。梁巧英马上高兴起来:“小子、小子,围巾、围巾。”夏占海说,这条围巾是姜经纬寄来的。夏占海告诉妻子是儿子从上海寄来的围巾,梁巧英每次都爱不释手,就是舍不得戴。
    提起大儿子,梁巧英脸上洋溢出了一种自豪的笑容,朝着记者说:“北京、北京,特警、特警。”夏占海纠正:“儿子是在上海,不是在北京。”梁巧英根本不在意这个,“嗯”了一下,接着有些低落地说:“北京、北京,回不来、回不来。”夏占海给她接话:“儿子给国家工作呢,回不来。”梁巧英:“有出息、有出息,不操心、不操心”。同样的对话,夫妻俩隔几天就有一次。夏占海说,一提到儿子,梁巧英的话就会比平时多,满脸都是“我儿子有本事”的自豪,精气神也好很多了。
    让夏占海越来越不安的是,自己今年也64岁了。年龄越来越大,体力也越来越不行了,现在扶妻子越来越吃力。在夏占海的照顾下,瘫痪后的梁巧英体重也在逐渐增加,从之前的110斤增长到现在的140多斤。二儿子夏宏也已成家,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上班,还有两个小孙女要照顾。虽然住在一起,却不能像他一样时时刻刻都在身边照顾瘫痪的梁巧英。夏占海说:“如果我不能照顾她了,这个家就撑不住了!”
    C 虽然没有血缘,却是难得的缘分
    提起和山西交城“妈妈”的缘分,姜经纬很激动。
    当年浙江卫视栏目组通过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找到姜经纬时,最初他是很犹豫的。毕竟给素未谋面的人当“儿子”,心里还是有个坎儿的。后来,看了关于夏占海一家的报道后,姜经纬在家人的支持下,走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
    临上台前,姜经纬还在担心,他知道自己的长相和梁宇十分相像,但口音和动作细节却无法模仿。结果当坐在轮椅上的梁巧英哭着抱住他的时候,他眼圈也一下就红了。他被梁巧英的母爱感染,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
    和记者通电话时,姜经纬一直在说:“其实,我做的只是一点点,没想到却能帮助别人很多。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可却有一份难得的缘!”因为工作关系,姜经纬没有时间来山西看望夏叔叔和梁阿姨,他一直和夏占海保持着电话和微信联系。逢年过节,他还会给他们买一些礼物寄过来。
    今年5月7日,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录制节目,夏占海夫妻得以再次见到“儿子”。在上海火车站接站的时候,梁巧英就高兴得像孩子一样。两天时间,姜经纬带夏占海夫妻逛上海世博园、游览黄浦江。姜经纬推着轮椅上的“妈妈”,自己当着讲解员,介绍上海的美景,还像一家人一样拍照合影。
    姜经纬说,梁阿姨完全把他当成了梁宇。“我请叔叔阿姨吃西餐,结果梁阿姨就嫌浪费钱,说吃碗面就好。但是我能看出来,她心里是特别高兴的,我夹给她的菜,她都吃得特别欢喜。”
    姜经纬特别关心夏占海夫妻的生活。他说:“夏叔叔的家庭小旅馆经营情况并不是很好,虽然干净整洁,但条件没法跟大酒店比,经常没人住。夏叔叔给梁阿姨做的康复器申请了专利,却没有厂家问津。现在夏叔叔也得了糖尿病,医生说是劳累过度。加上之前给梁阿姨治病欠的债,夏家的日子过得挺难。”
    原来,为了帮助妻子康复,原本搞过机械加工的夏占海重操旧业。自己画图纸设计、买材料、焊接,制作了一台康复器。这个康复器乍一看有点像加了个铁架子的跑步机,底板是用厚钢板加木板做成的,底板上有两个槽,正好能卡住轮椅的两个轮子,让妻子在站起和坐下的时候,不会因为轮椅移动而摔倒。前边是像梯子一样的三节扶手,让妻子能舒服地抓把手。脚踏板下是用轴承做的轮子,为了避免运动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夏占海还专门买了厚橡胶垫垫在下边。脚踏板连接两个把手,这是给夏占海用的,因为妻子的腿部没有力气,需要他通过推拉把手来带动妻子的腿运动。2014年,夏占海的这台康复器申请了国家专利。
    姜经纬曾就夏占海做的康复器问过懂行的人,如果夏占海的康复器专利能够有企业批量生产,也许会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
本报记者 王晋磊
来源:山西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6:57:19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李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6:57:27 | 查看全部
问好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6:57:34 | 查看全部
希望李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