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5|回复: 2

龙纹抱柱毯鉴赏

发表于 2016-12-12 16:01: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尺寸:长170cm,宽99cm 质地:羊毛 产地:阿拉善左旗 年代:清
  龙纹抱柱毯,俗称龙抱柱,是中国乃至世界古毯中最为特别的品类,它专用于西藏、青海、内蒙等藏传佛教高规制寺院的经堂廊柱。龙纹抱柱毯有两种,一类是用于围裹经堂的廊柱,一类用于围裹经堂的横梁。包裹廊柱的毛毯通常底部为海水江崖图案,中部整条云龙纹满铺,顶部有如意云头,有的会注明寺院的名字。围裹横梁的毛毯通常为两侧对侧的海水江崖,中间为一个团寿或者夔龙纹。

  中国宫庭、寺院,享殿中的梁柱多用木雕、石雕及戗金及描金戗金等技法来装饰梁柱,用毛毯装饰寺院经堂仅在藏区的藏传佛教寺院有见。毛毯在所有纺织品领域的发展历史早于棉、麻和丝,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成熟期使得毛毯形成特色鲜明的5大派系:宁夏毯、新疆毯、藏毯、蒙古毯、北京毯。在这5大派系毯中,宁夏毯因其清雅的风格及精良的品质得到早期清统治者高度的重视,被定为皇家和高等级寺院专用,成为古毯中的珍品。

  龙纹不是西藏和藏传佛教本有的图案,是汉地与藏地文明交融以来,大量有龙纹、云纹、牡丹花卉的织锦、绘画等汉地传统纹样进入藏地以后,受到了藏区人民的喜爱,藏民也将龙纹、花卉、锦地等图案编制藏毯、金铜錾刻,藏式家具彩漆图案等。云龙纹与下部的海水江崖纹饰多见于明清御制龙袍、漆雕以及家具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02:00 | 查看全部
尺寸:长170cm,宽99cm 质地:羊毛 产地:阿拉善左旗 年代:清
  龙纹抱柱毯,俗称龙抱柱,是中国乃至世界古毯中最为特别的品类,它专用于西藏、青海、内蒙等藏传佛教高规制寺院的经堂廊柱。龙纹抱柱毯有两种,一类是用于围裹经堂的廊柱,一类用于围裹经堂的横梁。包裹廊柱的毛毯通常底部为海水江崖图案,中部整条云龙纹满铺,顶部有如意云头,有的会注明寺院的名字。围裹横梁的毛毯通常为两侧对侧的海水江崖,中间为一个团寿或者夔龙纹。

  中国宫庭、寺院,享殿中的梁柱多用木雕、石雕及戗金及描金戗金等技法来装饰梁柱,用毛毯装饰寺院经堂仅在藏区的藏传佛教寺院有见。毛毯在所有纺织品领域的发展历史早于棉、麻和丝,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成熟期使得毛毯形成特色鲜明的5大派系:宁夏毯、新疆毯、藏毯、蒙古毯、北京毯。在这5大派系毯中,宁夏毯因其清雅的风格及精良的品质得到早期清统治者高度的重视,被定为皇家和高等级寺院专用,成为古毯中的珍品。

  龙纹不是西藏和藏传佛教本有的图案,是汉地与藏地文明交融以来,大量有龙纹、云纹、牡丹花卉的织锦、绘画等汉地传统纹样进入藏地以后,受到了藏区人民的喜爱,藏民也将龙纹、花卉、锦地等图案编制藏毯、金铜錾刻,藏式家具彩漆图案等。云龙纹与下部的海水江崖纹饰多见于明清御制龙袍、漆雕以及家具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02:11 | 查看全部
龙抱柱毯因其特殊的使用方式和途径,成为古毯中的“官窑”。在世界领域内古毯收藏的热门领域,因毛毯属有机物,受温湿度和虫蛀影响大,不易保存,藏传佛教寺院在近百年里的历史变迁中,90%以上都遭受损坏,本来就属少数高规制寺院才使用的龙纹抱柱毯能留传下来的更是稀少。其文物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却是极高的,是世界博物馆收藏的藏区文物代表。

  本图中的龙抱柱毯,采用宁夏滩羊毛为原料,纺线栽绒绾结成“8”形,故称“8”字扣。编织密度纵向每5厘米11-15个结,厚度为5-8毫米。经线为毛,纬线为麻。这种编织密度及厚度结实稳固,通体黄底略偏红,上端比下端略大,这是龙抱柱毯的通常规制。龙首威猛,不似清晚期以后的龙逶迤如蛇,无精少神,龙身腾于云纹中,因其需要围裹于柱体,所以龙身两侧需要在同一水平,缝好以后龙身盘柱完整,爪有力,霸气威武,置于柱身围裹,更显灵动。此毯毛质含绒高,毛质弹性好,历经百年光泽依旧,采用纯植物染色,由于使用过程中光线长期照射,正面颜色有一定程度的氧化,其背面的颜色应为其本来颜色。

  可以推断当年使用此毯的寺院应为蒙藏地区的高规制的寺院,而且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可能性最大,因为清从康熙以来,推行“兴黄教以安众蒙古”为民族统一主要政策,大力推行格鲁派发展,供奉过大量造像、金银、毛毯等物品,龙抱柱毯就出现于这一时期。一般说来,龙抱柱毯制作时都是成对制作,但现存世的几乎难见到整对出现。因此能得见一张龙抱柱亦不多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