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园区已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建设的新亮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经过20年的发展,在科技创新、产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记者了解,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以及能源环保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低能耗、高产出、低排放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特别是近年来中关村在环保、能源产业方面呈快速发展态势,企业成长迅速,集群效应十分明显。去年,中关村的节能环保产业总收入已经占到整个园区总收入的将近10%。今年前3个月,园区的环保节能产业继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了55%,现在,环保、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中关村新兴的经济增长亮点。
据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介绍,经过20年发展,中关村已形成高科技、低能耗、高产出、低排放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已具备建设生态型园区的条件。“十一五”期间,中关村将启动生态型园区编制工作,通过加强生态服务、生态设计、生态制造等措施,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物质有效循环,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的能源环保产业集群。
加快生态科技园区建设被列入今年中关村的重点工作。
据透露,对于从事能源环保技术创新的企业和机构,中关村园区已出台详细的资金扶持等激励政策。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十大工程为核心,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形式多样、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示范工程。
据悉,“十一五”期间及未来1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将抓住我国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大机遇,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思想,通过加强生态服务、生态设计、生态制造以及绿色使用等措施,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物质有效循环。大力发展能源环保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应用、设备提供和生产性服务等高端环节,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的能源环保产业集群。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分步实施”的思路,从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依靠高科技建设生态型园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建设生态型科技园区,必须以规划为依据、以工程为依托、以投资作保障,通过落实政策、落实规划、落实资金、落实工程,把实现“十一五”生态型科技园区建设目标落到实处。为此,中关村确定了生态型科技园区建设十大重点专项工程:燃煤锅炉改造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热泵技术应用工程、雨洪利用工程、废旧电子产品和餐厨垃圾集中收集与处理工程、公共设施运行环保在线监测工程、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景观建设及生物防治工程和环境、能源综合展示与推广工程,并逐一制定实施方案,以推进中关村节能减排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快生态型科技园区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