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高三少两协作”为原则,融入基本建设各项管理工作。从基建开始,江铜城矿的建设就贯彻了“三高三少两协作”理念。在项目管理上,采取了“撒网式”全面启动、提纲挈领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现了灵活性和社会化大协作精神。在施工管理上,采取了“收网式”由中心到周边、由点到面的施工管理方式,体现了严谨性和高强度。在形象进度上,实行了“拉网式”上下互动、全面推进的作业管理方法,体现了统一性和高效率。实行高效率的“优化施工”和专业化协作“盘活内潜”,从而加快促进工程建设。
以“三高三少两协作”为准绳,构建新型矿山管理机制。为把江铜城矿办成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集约型新矿山,江铜坚持“三高三少两协作”,遵循“新矿新办、目标管理,与时俱进、先易后难,科技领先、同心共创,重点突击、稳步前进”工作出发点,立足起步规模,紧扣发展主题,搞好生产经营,推进矿山建设,构建了“1234567”的管理运行机制框架。精简设置管理机构,高效配置岗位职能,构建“1套高效管理机构”;按照“精干高效”原则,精简设置机构;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实行动态运作机智,盘活“2大宝贵的内部资源”;合理制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一专多能,改进“3项激励的核心制度”;切实发挥国企政治优势,弘扬优良传统,凝聚“4支坚强战斗力量”;紧密落实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员工保障体系,改革“5项基本的保障制度”;借鉴先进管理方法,建立“6套严格的管理体系”;依托地方社会管理功能,全面实行社会化“7大员工的生活需要”。
通过“三高三少两协作”创新管理,结束了城门山铜矿“有矿不产铜”的历史,也结束了江铜集团对城门山铜矿“有投入无收获”的历史,集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节约投资超过6000万元,经济效益逐年增长,2002年减亏96万元,2003年至2005年累计内部利润达1.53亿元。矿主业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际上缴税费分别为547.66万元、1378.17万元、1744.67万元,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成为当地第一纳税大户,先后获得当地税务机关授予的“2003年度B级纳税信用企业”、当地政府授予的“2004年规模企业纳税上千万台阶奖”、“2005年纳税大户奖”。
把新理念落在实处
隶属于江铜的城门山铜矿提出了从“小矿”起步,保护资源,滚动发展,以图“大矿”的总体构想和按“三高三少两协作”的建矿办矿新理念,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开拓了采矿企业管理的新路,给江铜城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条新路突破了资金限制,突破了江铜城矿“有矿不产铜”的历史。该企业不是把这种新理念视为口号,仅仅停留在口头说教或对外宣传上,而是把“三高三少两协作”的建矿办矿理念运用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切切实实地以“三高三少两协作”来建设企业的项目,组建新型矿山管理机制,优化施工以加快工程建设,专业化协作,“盘活内潜”,以促进工程建设,培训在岗职工以培育新的、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企业要发展,创新是关键。江铜城矿提出的新理念是企业管理上的创新,而这种新理念的创新是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要想把这种理念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并非易事。古往今来,流于形式的所谓的新理念层出不穷,但新理念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的,还需要有培育新理念的沃土,只有将新理念落在实处、将新理念扎扎实实地贯彻融入到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江铜城矿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
中国企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