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9|回复: 0

央企主辅分离是大势所趋 考核指标仍需调整

发表于 2010-2-26 09:4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国有产权协议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再次明确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之间协议转让国有产权应当符合各自主业范围和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做强主业和优化资源配置。

  而早前,国资委也在官方网站宣布,要对中央企业非主业资产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力争用3-5年时间将中央企业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分离的非主业宾馆酒店将通过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转让、市场转让等方式,重组到以宾馆酒店为主业的优势中央企业。

  专家称,央企主辅分离是大势所趋,但难免会遭遇一些阻力。“无偿划转、协议转让”虽遭人诟病,但其毕竟是肉烂在自己锅里,这是降低要求、减低难度、平衡各方利益的无奈之举。

  大势所趋,“一石五鸟”

  “央企主辅分离的过程是中国的整个渐进式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所遵循的先易后难、有序退出的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这种做法的方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左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王保平也向记者表示,剥离辅业的战役早就打响了,只是在赢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并没有取得全局性的重大突破和进展。现在国资委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并明确提出时间界限,说明国资委下了很大的决心,这也是央企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他看来,过去的许多央企甚至包括地方国企就像一个小社会,不仅有配套的宾馆酒店、培训中心,甚至还有附属的子弟学校等。央企作为一个企业主体,过多地承担了许多原本应该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承担的责任。而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管理效率。“一个企业的管理半径是有限的,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把主业做好。”王保平说。

  谈到这种做法将会引起的深远影响,于左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词——“一石五鸟”来概括。“央企的主辅分离符合央企自身追求专业化、实现专业化经济效应的需要;有利于恢复辅业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有利于央企减负和‘轻装上阵’;有利于促进央企改制;有利于提高央企诸如酒店类非主业资产的利用效率。”于左解释道。

  将遭遇情感、经济双重顾虑

  虽然主辅分离有诸多好处,但操作起来似乎并不简单,我们从主辅分离嚷嚷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就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企业的辅业即便不是企业的高盈利区域,但对于该企业来说也是有现实需求的。以宾馆酒店为例,很多企业的宾馆酒店都是优先照顾内部使用,主要看重的是它拥有对自身的局部效益而非经济效益,现在硬生生切割下来,情感上总会有些舍不得,而且人事安排上也很难处理。”王保平指出。

  于左对此表示认同,并着重强调,“非主业中的从业人员如何妥善安置”将会成为主辅分离中一个非常让人头痛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情感上的牵绊,似乎还好解决一点。

  来自专业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各月成交排行前十的商品房开发地块中,六成的高价地块有国资背景。另据报道:当前国资委监管的128家央企中,逾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业,而辅业中含房地产的多达80余家。

  中国房地产业的高盈利性众人皆知,现在国资委一纸令下,无疑是让这些央企将到嘴的肥肉吐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主辅分离,转让方将遭遇情感、经济双重顾虑,对于受让方来说,也未必会欣然接受。

  “从央企剥离的辅业资产,良莠不齐,每个人都希望优质资产划归自己门下,在利益分割上肯定会存有冲突。”王保平对此表示忧心。

  肉烂在锅里,两难下的选择

  即便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具体如何操作也是一大难题。

  “无偿划转、协议转让这两种方式在一般的国有企业改制中,经常被指责为不公开、不透明。对于个别央企之间而言,虽然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实行,如只是从一家央企旗下转到另一家央企旗下,结果仍在央企中,似乎争议不大。但根据所划转或转让的资产质量不同,也可能存在划出或转让出与划入或转让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之间的损益不平衡问题。”于左指出。

  他认为,市场转让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公开的拍卖等方式能大体形成公允的价格,但有可能出现央企的从业人员不愿接受等问题。

  王保平也表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应该将剥离出的辅业面向社会、充分放开,不应该限定受让对象。但同时他也表示,在现阶段市场化会产生诸多问题:辅业中从业人员的安置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如何评估作价的问题等。“国资委系统内部无偿划转、协议转让,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下的选择,是一种降低要求之后的比较稳妥的做法。不管怎么样,肉都是烂在自己锅里,这不至于引起太大的争议。”王保平解释道。

  “如果考虑到职工的容易安置和便于操作,可在少数的一些央企之间实行资产互换。”于左建议。

  考核指标需调整

  国资委研究中心战略部部长张春晓曾表示,国资委采用EVA(经济增加值)考核的目的就是让央企下决心将辅业剥离。按照该考核办法,央企从事非主业投资所获收益都将减半计算,这会让很多在辅业上“大有作为”的央企感觉到压力,继而“弃辅投主”。

  但是这种剥离本身又将进一步影响到央企的EVA考核。

  “对已经将辅业剥离出去的企业的考核以及受让方的业绩考核,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EVA的价值。”王保平表示。

  对于具体如何调整,王保平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方案,但他表示,这会有一定的难度。

  在于左看来,国资委引导央企专业化经营,集中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或网络经济效应明显的产业,方向是正确的。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考核采取经济增加值的指标较先前也有所进步,但还应看到,身处优势地位的一些央企为了更好完成考核指标,实现更多的经济增加值,有可能进一步排斥民营经济,或对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索要更高的价格,这可能会违背央企或国有企业存在的初衷。

  “由此,国资委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央企的考核指标。”于左建议说。
来源:中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