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东玲
多年前,大家只知道“双十一”是“光棍节”,没有购物、狂欢的习俗。
那时,石油人的驻地远离市区,过节当日,我们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学习,甚至想不起这是一个节日。
记得有一年的“双十一”,不知是谁,一个人闷在屋里伤感了,招呼油区里的男、女“光棍”聚到一起,打牌。
牌技很烂的我竟然接连拿第一名。事后,当时坐在我对面的他,意味深长地说:“我是财会专业毕业,天天跟数字打交道,怎么可能算不出你手里的牌?”“光棍节,你赶上人生的败笔。”我不服。“我故意输的。”他话不多,眼中透露出一种俏皮的神色。
争论中,我看到他桌上的座右铭: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就拓展宽度。不能改变天气,就改变心情。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好是我欣赏的。
此后,我们接触日益频繁,他的工作经常需要加班,月底、年底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家常便饭。但我却觉得这样的汉子更实在,更有汉子的范儿。
又过了一段时间,遗传了他“加班基因”的孩子,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来到人间。一向喜欢孩子的他,在把我接出产房后第一句话是:“早知道生孩子这么痛苦,我们就不要孩子。就两个人,一直走到老,多潇洒。”这,是我听他说的最浪漫的一句话。
或许因为我和他相逢于“光棍节”,婚后的我,很快进入另一种“光棍”状态——他像别的石油人一样,石油的血脉延伸到哪里,脚步就走向哪里。我一个人带孩子,被生活逼着走自己的路。
接着,我赶上了普光气田建设初期,不得不离开年幼的孩子,前往千里之外四川省达州市的偏远小镇。
我错过了看着孩子长个子,错过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一次休假回家,我的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孩子被养父母呵护长大的故事,脱口而出:“外公外婆就是我的养父养母。”
当时,我没忍住,眼泪流了下来。
再后来,孩子长大了,去读大学。每年的“光棍节”,我们一家人总是通过手机短信互相打趣:“三个光棍,同乐!”
眼下,“光棍节”又到了,我忍不住给他发了条微信:“我们第一次见面,选的日子不好。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选一个好日子跟你见面。”他说:“石油人不是都这样吗?不用等来生,退休了我天天陪着你,哪里都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