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6|回复: 0

“哑铃”是这样举起来的——记淮北矿业杨庄矿Ⅲ51皮带运输系统

发表于 2010-2-26 14:06: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淮北矿业杨庄矿WⅢ516工作面机巷,1米宽的皮带上堆砌满满当当的原煤像一条舞动的黑龙呼啦啦的开往Ⅲ51小眼里,再由喂煤机喂到下边800毫米宽的上山强力皮带上,而后在吐到1米宽的320机运巷皮带上……最后由主井提升到地面。有人形象的比喻这就像是个哑铃,两头重中间轻,Ⅲ516工作面机巷皮带满负荷运行一个小时够后边的Ⅲ51运输系统800毫米宽皮带拉两个多小时的,尽管这个系统马不停蹄一个原班工作20多个小时,而另一头的320机运巷却时常处于“饿肚子”的状态。然而就是这个“哑铃”一年下来安全拉出原煤150多万吨,约占全矿产量的80%以上,带人举起这个哑铃的就是曾经三届集团公司劳模“黄袍加身”的杨庄矿保运区区长吕忠印。
    早在2009年9月WⅢ516工作面投产之初,当技术科把井下Ⅲ51皮带运输系统的数据呈到矿技术会议的办公桌上时,矿领导不禁皱起了眉头¬——目前EⅢ51采区已经有一个正规综采区在那里作业,由于当年井巷运输设计的局限性,两部Ⅲ51皮带机总长度1700多米全部是800毫米宽的窄皮带,运载能力有限,而现在又增加一个综采面,将来还会增加一个综掘和一个炮掘头的布局,井下大部分的出煤点全集中在这里,但Ⅲ51皮带机巷加宽改造在短时间内根本难以完成,现在只能指望“小马拉大车”,而这个小马拉得了吗?想到这,会议室里领导的目光齐刷刷的对准了保运区区长吕忠印。
    “吕区长,Ⅲ51皮带运输系统是全矿原煤运输的瓶颈,要是这里卡了脖子,全矿就基本停产了——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保证这套系统的安全平稳可靠运行。”
    “请领导放心,如果这里是瓶颈,我就坚决看好这个瓶塞,保证全矿的正常生产。”
其实这个系统到底能够发挥多大潜力,能不能保证每班顺顺当当运行把干出来的煤给拉出来,他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底,不过他认得一个理:一项工作好比长在树上的桃子,如果欠起脚能摘到就欠起脚去摘,如果非得要蹦起来才摘的到的话就蹦起来摘,如果实在是蹦起来都摘不到的话索性就立马放弃,想别的辙,绝不做无用功。这套系统的能力在矿召开会议之前他就已经和采煤机械化队的班队长和骨干们研究过了——这只“桃子”,蹦起来够的着。
     回来后他自己先忙开了,通过多方奔走联系购置上山强力皮带600多米,在矿停产检修期间他和区总支书记薛山带人这里替换和硫化皮带,盯重点、把关键,三天时间他们俩就在井下呆了两宿。干好这个活,老吕才长舒了一口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囤里有粮,心中不慌”。
    在工作安排上,吕忠印把全区的老本都在Ⅲ51 皮带运输系统拼上了——这里集中了区里技术最过硬的皮带机司机、机电检修工、喂煤机司机和综合素质最棒的班队长。采煤机械化队队长、机电技师王徳华就像一颗“钉子”钉在了这套系统上,月平均下井26个他大部分时间呆在这里,而且一蹲就是一个小班,皮带扣咬合情况怎么样、电机运转正常不正常、喂煤机喂下来的是干煤还是水煤泥……这些都是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容不得半点马虎。
    全权负责Ⅲ51皮带运输系统机电检修工作的副队长况淼是淮北煤炭高级技工学校机电专业毕业的优等生,三十出头的他平时爱对这套系统琢磨:哪地方皮带机架常落托辊、哪地方容易使卸载滚筒跑偏、喂煤机在干煤时和水煤时各应该放多大的量,这些全在他的脑子里。用他的话说:“只有把它侍候舒服了,它才肯给你卖力。”不久前,Ⅲ51皮带运输系统强力皮带上山逆止器由于缺乏配件而失去保护作用,他自己琢磨利用废旧滚筒轴和皮带自制了一个便捷上山逆止器应用在皮带机头卸载滚筒后面,效果一点不比厂家正规产品差。
“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吃好草”。系统检修好是保证正常运转的关键。机电工张四喜心细,主动请缨负责每班验查强力皮带的15副卡头,在每天检修期间,为了节省电力和不空磨损皮带,1000多米长的上山机巷他全靠两只脚爬上跑下,每个卡头仔细勘察,遇到煤泥敷在卡头上,他用棉纱擦、用螺丝刀剔、用手去抠,卡头的每一个轻微破损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合理分配煤量,科学组织放煤也是这套皮带系统得以安全流畅运行的重要因素。该矿适时调整采煤工作面采场布局、错开两个综采区的生产高峰——当一个区开足马力组织生产割煤时,另一个区则在工作面全神贯注地搞设备检修和系统维护,从而确保在正常情况下,两个采区生产上基本不受到“委屈”,可以一门心思的抓好安全,组织生产。
    杨庄矿是一座有着44年开采历史的老矿,由于井下采场的不断延伸,工作面条件变得愈发恶劣,淋水加大、工作面过断层、遇火成岩等等这些对生产单位构成一定的压力,更给后面脆弱的皮带运输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吕忠印手头有本账:由于超负荷运行和系统老化的影响,一个月下来仅一套上山强力皮带就要替换掉200多个底、上托辊和30多个皮带机托架。这些全靠系统几个职工背着扛着爬上跑下利用每天短短的2个小时检修时间去更换,辛苦程度不言而喻。而对于使用维护这套系统的皮带机司机来说,系统清理则是他们最辛苦、最烦琐而又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上下班职工交接班到位时,第一项工作就是清理,最后一项收工工作还是清理。遇到人员紧张时,全区的设备管理员,办事员全部拿上铲子下井。都说“萝卜快了不洗泥”,可在这套系统却怎么也看不到“泥萝卜”,为啥呢?职工们的话直白的很:这里咱们和系统天天见面,就像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一样,她们衣着光鲜,走在人前受人夸赞,你想咱面子多有光啊!人吗,不图这个图个啥?

撰稿人: 郑洪光 王桂林   通讯地址:淮北杨庄矿宣传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