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冬雪千山游
虽然居住在这个城市半辈子有余,离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千山也不算远,或许是“近处无风景”的缘故吧,我真正登临千山还是屈指可数的。
记得那还是八十年代初期,我刚刚进矿当工人不久,在矿里业余高中班学习时,单位组织了一次爬千山活动,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慕名已久的千山。典雅古朴的千山正门让我眼睛一亮,正值旅游旺季,游人如织,我跟大家信步来到了龙泉寺,在这里驻足眺望,苍松翠柏,层峦叠嶂,美不胜收。也许是太陶醉了,我错失了向上攀登的队伍,只好跟余下几位转到无量观继续游览。沿着石阶缓步前行,这里庭院深深,建筑悠久,古色古香,夹扁石、一线天、可怜松,景色让人叹为观止,大饱眼福,赞叹钢都竟然也有如此仙境般的世外桃源,旅游避暑的好去处。那时穿的是回力鞋,大家只带了一台借来的傻瓜相机,从家里用军用水壶背一壶水。后来也曾奔波各矿山检修空调设备,多次途经千山,也只是在门外的广场前逗留,眺望葱翠欲滴的群山,心里暗想着总有一天会爬遍千山各处景点,感受这悠久历史和人文景观。
机会终于来了,几年前和朋友如约到千山游玩,多年不见的千山,变得更加风姿绰约,景色旖旎。我们一行来到大安寺,沿着台阶一鼓作气向上攀登,这里寺庙古朴,悠然静谧,树林茂密,古树参天,空气清新,鸟儿啾啾,耳畔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诗句。不时有登山爱好者从身边掠过,我们也不甘示弱紧追不舍,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脸颊流汗,就在腿脚酸软心蹦蹦直跳的时候,海拔708.3米的千山最高峰终于被我们踩在脚下。环顾四周,群山绵延,远处一片片村庄尽收眼底,才感觉自己的渺小。大家纷纷用手机数码相机拍照合影,留下美好的回忆。
转眼间已经有七八年没有爬千山了。前几天,普降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我的千山卡因故还没有开卡,我决定到千山看雪景,说走就走,我揣上相机乘车来到千山。那天恰逢周日,天气又晴朗,游人络绎不绝。几年不见的千山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敞开温暖的怀抱。走进千山风景区又是焕然一新,通往上山的人行道铺上了地板,曲径通幽,各种标识一应俱全。我按照指示牌,决定向五佛顶进发,也是弥补第一次登千山时留下的遗憾,这一晃30多年过去了,感叹岁月如梭。雪后的千朵莲花山,到处白雪皑皑,覆盖白雪的松枝更显得妩媚俏丽。我戴上蓝牙耳机,让轻松舒缓的音乐伴随我一路前行。爬过一大段坡路后,我又拾级而上,台阶上布满了厚厚的积雪,这里人迹罕至,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我手扶栏杆,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走走停停,不时回头拍下雪后的美景,经过40多分钟攀登,我终于爬上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极目远眺,白雪点缀下的千山更是婀娜多姿,增添几分神韵。我努力地辨别着,哪里是我工作的铁山,哪是我居住的家园,所有的疲倦仿佛瞬间烟消云散。
我沿着山脉继续行走,突然一块陡峭的大石头拦住了去路,正在我晕头转向时,从石头背后走过来一位中年人,一看就是常年爬山的打扮,他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叮嘱我路滑多加小心,登山要穿登山鞋。他告诉我,退休后几乎每周都来爬山,这条爬山线路平时转一圈需要一个半钟头,今天是不可能了。我谢过中年人继续赶路,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雪后下山更是难上加难,有好几次差点摔倒,只好减慢了下山脚步。我遇到几位爬山的中年人,打探上五佛顶还有多远,感情他们也和我一样啊,都是第一次来这里。我伸手一指,鼓励他们再爬一会儿就到了。
踏上返回的路途,我不断回眸凝望,美丽的千山,我还会再来的,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在白雪皑皑的时候。细想想,人生不就像爬山一样么,前方总有一处处风景在等待我们去探寻,总有一个个希冀等待我们去实现。
鞍钢矿业集团 关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