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7|回复: 2

[打工交流] 中国不缺工匠,缺的是对工匠的尊重

发表于 2016-12-16 09:50: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12-14 当代工人杂志

       耐心、缓慢、坚持、少量、精细、极致……说到工匠精神,我们脑海里可能会浮现这样一系列的词,一系列听起来就很美好的词。
  然而,国人工匠精神的缺失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国人对工匠精神回归的呼吁,在年初李克强总理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也变得尤为频繁和迫切。有果必有因,那么,我们是否有去思考过,造成国人工匠精神缺失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
  首先,现代人不愿意去传承工匠精神
    
       有钱才是成功。我们的成功学,比任何时候都更现实、更势利、更急功近利!在这种环境下,潜心做手艺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传承就更显困难。


  在中国,一个做了一辈子包子的人,即使技艺再如何高超,恐怕也不至于被普通民众所推崇。因为包子实在太low了……
  
  
     其次,在急功近利的环境下,国人更喜欢投机取巧,而不愿意脚踏实地
  网红直播来钱更快,所以大家一窝蜂地去整容做网红。静下心来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手艺,却成为了让人鄙夷之事。国人只要能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就一定不会去走那条积淀成功的道路!
  
  
  
      再次,现代中国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也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续
  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手工匠人的重视程度低,能够靠手艺养活自己的匠人屈指可数。这也导致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困境。归根结底,手艺人难以赚到钱!
  
  
  
     第四,没有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工匠精神根本就无从谈起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上到处充斥大量低劣产品,这本身就对工匠精品产生巨大的冲击。中国不是造不出好的东西,问题是好东西未必能走向市场,因为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太过严重。地方保护、价格战、舆论战……小工匠想要对抗垄断企业,实在太难……  

  最后,中国消费环境,也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是言必称价格,只要价格低就有竞争力。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只追求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难以保证产品本身的质量。
  二是对产品品质要求低。了解商品出口的朋友都知道,中国99%的工厂对于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实行双重标准。出口品的质量标准要比内销品严格得多!
  试问,这样的消费环境下,中国工匠如何能够硬起腰杆?
  
  
  总而言之,无论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还是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现实,都在杀死真正的工匠。追究起“罪魁祸首”,恐怕还是文化,没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
  试想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多少是提倡年轻人去扎扎实实做一辈子的“工匠”的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的文化所推崇的,永远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工匠精神的复兴,还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6 21:27:25 | 查看全部
说得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6 21:27:5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问好万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