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扬子石化 沈文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抹不去的记忆,有温馨感动、有激励鞭策、更有深深的追忆和怀念。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和许多少男少女一样,有生第一次参加高考。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大考小考经历了很多次,但高考对于每名考生来说,还是非比寻常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决定了未来的人生走向。说一点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
那年夏天,随着7月7日这个特殊日子的日益临近,我的心里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晚上吃饭时,爸爸和颜悦色地说:“小文,不用紧张啊,放松心情,就像平时一样,考成啥样都不要紧的。”父亲的细心疏导,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当年,南京市浦口区的高考考点设在十七中和十四中。我家离十七中有很长一段路程。从家到点将台车站就要走上20多分钟,还要乘坐三站路才能到达。为了让我轻松愉快地赶考,父亲二话没说,承担起接送我的任务。
7日一大早,父亲早早地起床,推出那辆骑了多年的“永久牌”自行车,送我去十七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七月流火的季节,天气十分炎热。尤其是午间,烈日当空,人动一下,就会出一身汗,更不用说骑这么远的路程了。为了让我中午能赶回家吃顿香喷喷的饭菜,并歇息一会,下午继续参加下一门科目的考试,父亲一天四趟地接送我。连续三天高考,他顶烈日、冒酷暑,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也顾不上擦一下,风雨兼程。
9号下午,正在考历史、地理最后两门科目时,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哗哗的雨珠打得树叶沙沙作响。夏天的雷暴雨,来得急、去得快,十多分钟后,雨才渐渐停下来。
当我考完试,和考生们一起随着潮水般的人流走出考场,远远望见父亲正站校门口等候着我。为了及时赶到十七中考点接我,他从厂里出来时,不巧赶上了这场瓢泼大雨,身上被淋得湿漉漉的,但父亲全然不顾,风雨无阻地及时赶来接我。见到父亲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好感动。
坐在车后,望着父亲被雨水打湿的衣衫和他那熟悉的背影,我体会到“父爱如山”这句话的内涵。
没过多久,高考成绩揭晓了。我报了江苏省公安学校,也参加了体检,却因女生名额很少,只录取两名而未能如愿跨进大学门槛。当时,我的心里很沮丧,父亲看出了女儿的失落情绪,劝慰道:“上大学也不是唯一的路,胜不骄败不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记住了父亲的这句话,高高兴兴地来到扬子石化工作。
无论是在生产一线倒班,还是从事仓库保管工作,我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一直坚持笔耕不辍。父亲的那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我的座右铭,一直在激励和鞭策着我。自幼在六合农村长大、在铁路战线上默默工作了20多年,父亲的吃苦耐劳和执著坚韧的品格,更是我人生的坐标。
2005年,我有幸走上了宣传工作岗位。我十分珍惜人生中每一次难得的机遇,以满腔热忱,更加勤奋笔耕。
爬格子虽然很辛苦,但我忘不了父亲的嘱托。父亲给我取名“文”,就是希望女儿能在文艺、文学上有个特长。每当我写的文稿见诸报端,在满心欢喜的同时,一回到家,我就会把中国石化报、扬子报拿给父亲看。父亲戴上那只老花眼镜,笑眯眯地读着。
吃过午饭,他又饶有兴致地拿出纸和笔,一字一句地把我登在报上的文章抄写下来,并装订成一个小本子,在扉页上用漂亮的字体写上了“努力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几个大字。
真爱无言,父爱深深。父亲给我题写的这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如明灯一样,照亮着我前行的路。
父亲的身体不大好,年轻时吃了太多的苦,又干了20多年的翻砂工,他一直患有老慢支,退休后又逐渐加重为肺心病。尽管身体欠佳,但每当读女儿的文章,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如今,父亲虽已离开我7年多了,但我始终觉得他并未远离,他无声的关爱和殷殷期望,他的鼓励和鞭策,一直激励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忘不了父亲的谆谆教诲,我一直在宣传岗位上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当我连续多年荣获“中石化优秀通讯员”称号,去年还被集团公司离退休工作部评为“优秀通讯员”。手捧红色荣誉证书,泪水禁不住哗哗地淌满脸颊,我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会为女儿的进步而感到欣慰的。
透过朦胧的泪眼,轻轻抚摸着父亲留下的珍贵的手抄本,他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长长的高考路上那熟悉的背影、父亲给我题写的人生格言,是那样给人温暖、给人鼓舞、给人奋发前行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