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回复: 0

近代银质文房遗珍的收藏魅力

发表于 2016-12-17 14:04: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九月开学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充实的,家长们为了帮孩子准备开学所需的文具、书包、学习资料,通常会非常忙碌。而在距离我们久远的古代,学子们在进入学堂之前也要准备好他们的文具——“文房四宝”。这些古代的“文具”有何魅力,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和您一起品味。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李娟

  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备

  在大漠古玩城的一家店铺里,喜欢书法的王先生正在习字,而他使用的笔墨纸砚也非常“另类”。雕刻着莲花白鹭的的文盒,立体感非常强的篷船水滴、蝴蝶纹饰的 执手水滴,花鸟纹墨盒,让热爱收藏的王先生沉醉其中。看到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对“迷你”版的文房用品十分好奇,王先生笑着解释道:“这就是一种特殊的古代文 房用品,在使用的同时更具观赏价值。这样的藏品在收藏市场上并不多见,因此也增加了收藏的价值。”

  “说起‘文房四宝’,收藏爱好者都不会陌生,而提起迷你版的文房用品——文房遗珍,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相对于陶瓷、玉石等常见的材质制作而成的文房用 品,使用银作为制作材料的文房用品不多见。在收藏市场上,收藏爱好者能够见到的古代银质文房用品通常都是源自晚清至民国这一时期。这些别具特色的银质文房 用品,被人们称之为‘文房遗珍’或者‘文房雅玩’。”王先生介绍。

  拿起放在桌案上的篷船水滴,放在手上,才发现藏品还不及巴掌大。藏品整体为篷船型,船顶棚面上錾刻“福”字和条纹的纹饰,一只蜥蜴匍匐船头上。“这是一件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是磨墨时少量加水时所需的传统文房器具。这样小巧的砚滴,使用起来就会防止研磨时不小心加入太多的水而无法使 用完毕造成浪费,所以显得非常高雅,备受古代文人喜爱。而砚滴款形雅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王先生说。

  银质“文房遗珍”备受关注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文房用具真正的发展应该始于宋代的文人团体。文人雅士对于学问和文房用品精益求精的观念,不仅树立了文房器物品评的准则,开创了文房艺术的概念,更指导了文房器物的制作、使用与鉴赏的方向,从而成就了举世无双、中国独有的“文房艺术”。

  “所以为了能让文房用品适应文人雅士的需要,工匠在设计和制作时,就会考虑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双重特质。这些银质的砚滴、笔架、笔插都是由当时的银楼制作 的。这些藏品的底部都刻有银楼的名字,例如沈阳萃华、上海凤翔,都是清末民国全国知名的银楼。由于材质和工艺非常精美,这些物件都是当时的贵族或者有钱人 才能使用的,所以保留下来的并不是很多。有一部分藏品都是从海外回流的,在拍卖会上也屡次拍出了高价。”从事了15年杂项收藏的曹冲介绍道。

  而创意十足、制作精美的“文房遗珍”往往是由文人雅士一起参与制造的。文人参与设计和定制,作品完成以后再请文人品评,赋诗制文,这已成为许多工艺美术家 成名的重要手段,它对工艺技术的保存与传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曹冲表示,“作为书画家案头必备的书写绘画辅助工具,‘文房遗珍’如今虽然只有少数人使 用,但其正以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走进藏家的视野。不仅可以在挥毫泼墨之间感受古代文人的气韵,也可以随手把玩,收藏的意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