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全力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12月11日至14日,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郭娇娇、吴森萍两位老师赴杭州参加省自闭症儿童教育论坛;11月17日至12月6日,该校又派出韦姗姗、邵丽婷两位老师,赴杭州参加省培项目“培智学校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培训班学习;每周二、周四下午,体育老师徐振刚都要到中医院康复分院接受儿童康复技术培训。
这是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注重教师培训的几个镜头。随着近年来自闭症、中重度智障生比例的增加,该校也越来越重视提升教师“实战”水平,掌握正确的教育康复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尊严地生活。
从“学生”到“老师”让先进特教理念生根发芽
“这次去诸暨参加兄弟地区的教研活动,让我们几位老师感触颇深,他们以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这次培训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在自闭症教育教学中的实操技能,我觉得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可以在低年级的自闭症学生中逐渐运用起来。”……
在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微信群里,这样的交流、分享经常能看到。原来,很多老师在参加外出培训后,会主动与同事交流学习心得,承担起二级培训任务,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让先进的特教理念和专业的教学方法,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为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该校在教室、美术室、教师休息室等处增设书架,为教师们采购了百余册极具专业指导性的特教书籍,让教师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多种模式磨课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师傅,这是我设计的详案,巩固环节增加了‘送兔宝宝回家’的内容,麻烦您再帮我看看还有哪儿需要改进。”年轻教师吕佳彦拿着第四次修改的教学设计,向“领路人”郭娇娇老师请教。该校三分之一的老师教龄未满三年,为了让新教师成长快、专业精,学校在每年9月新手入职时,要为其精心挑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领路人”。
每周一次全校性公开课是该校的教研传统。公开课采取“听评结合,以评促教”的模式。全校教师畅所欲言,一起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探索适合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各学科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再加一节教研组公开课,促进学科专业能力的提高。
“师徒结对共同成长”、“听评结合,以评促教”的教学磨课模式使得该校教师教育教学成绩斐然,硕果频现。近三年,郭娇娇获第十一届金华市“教坛新秀”;李丹芬、申屠航丽、赵婵君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与课堂实录等九项资源,入选为2015年度浙江省特殊教育数字资源征集活动优质资源;蒋凌霞、申屠航丽、张丽婷在金华市“以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教学评比中分获聋教组、培智组二等奖;22人次在金华市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活动中获奖,其中邵丽婷、郭娇娇、金璐茜分获课例类、课件类一等奖;《分类研究精准突破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化成长》金华市级课题立项;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获奖1人次;省级“三项教学评比”论文获奖1人次;金华市特殊教育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8人次……
课堂教育“对症下药”培养更多行家里手
“我们小峰自入校以来,各方面的行为都有了较好的改善,也爱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了,我们家长看见孩子在进步,感到很欣慰!”这是该校一名陪读家长发自肺腑的话语,感谢年轻的霍俊名老师。
据了解,该校聋教育多年来已取得较大成就,木雕职业教育更是有口皆碑、名声在外。但近些年来,聋生人数逐年减少,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心逐渐转向难度更高的培智教育。
毕业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霍俊名,就是该校从聋教育转向培智教育的教师之一。为此,作为新生一年级班主任的她特别拼:研读专业书籍、学习各种干预技术、每周五下午与其他教师集中交流心得体会,工作十分忙碌。其所带的一年级有多名家长陪读,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们看在眼里、热在心头。
针对自闭、脑瘫、多动、唐氏、癫痫等不同的症状,学校要求老师讲究“对症下药”,让每位教师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分类分组研究,精准突破,争取成为各有专攻的行家里手。
教师们一边阅读专业书籍,一边参加对口培训,一边开展实践探索,一边进行理论总结,一点一滴,砥砺前行。许多人因学习尝到了专业成长的甜头。正如参加本次省培的韦姗姗老师所说:“以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为主题的培训,让我们系统学习了多种干预技术和理论,使我在针对自闭症儿童教育上有了更为充沛的理论基础和更为专业的实操技能!”
来源:东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