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汤圆飘香舞正月
(王艳)
“正月十五吃汤圆,梦想之月为你圆”。每年春节后的农历正月十五,便是岁初闹春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古时上元。在元宵节里吃“汤圆”,也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
古人眼里,正月为元,夜晚为“宵”,所以称为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往今来,人们都会在正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也就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寄托对年的留恋和新一年幸福的企盼,并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美好的情感。对此,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虽然还带有一丝丝残冬痕迹,但人间处处歌声如潮,夜空中绽放的焰火放飞了人们心中的梦想。
元宵节吃“汤圆”是我们南方人形象而惯常的说法,吃“元宵”是北方人说的“书面眼”。话说,起初,一个个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的浑圆玲珑,洁白诱人的汤圆,人们叫“浮圆子”,后来才叫“汤团”或“汤圆”,“团”和“圆”字音相近,取名“团圆”,寓意全家人和睦幸福,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这天早晨,我从冰箱里拿出一袋去超市时购买来的速冻汤圆,看到一个个装在精致袋子里的圆球球,还没煮,便让人有了强烈的食欲。吃着煮好的汤圆,不由想起母亲亲手给我做的汤圆,那种软糯香甜的味,只有嘴知道,心知道。
记得去年的正月十五,母亲专门给我包好了很多我爱吃的汤圆,放置在冰箱冷冻室里。母亲把糯米面粉和好后,拿来一小块湿软正好的糯米面团,稍微拿捏一下,用手指按下一个凹形的小坑,再挖一点事先做好的白糖猪油芝麻馅,十分麻利地用手均匀一搓,一个个又白又圆的汤圆就做好了。然后把一个个汤圆放到沸腾的锅里,再用勺不紧不慢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汽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吞口水,等到鹅蛋般大小、晶莹剔透的汤圆浮在水面,盛到碗里,珠圆玉润,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那种诱惑无法形容,这样就可以大快地饱口福了。轻轻咬开外皮,那油而不腻、黑润香甜的馅,顿时充满了唇齿之间,香气久久不散,幸福周身弥漫。
这齿颊留芳的汤圆,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在它浓郁的馨香中,蕴含着亲人的挚爱,包裹着家庭的温暖,幸福团圆的期盼。
今年元宵节,母亲在重庆,未能吃上母亲做的汤圆。如今,各式各样包装精美、口味不一的汤圆应有尽有,但是在我的心中,比起母亲做的汤圆来,无论如何还是逊色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