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河南油田 宋小丽
对于爹退休后把家安在农村,我非常不满。
那时,我在离家百十公里外的河南油田上技校,每次回家,倒3次车后,还得步行六七里土路才能到家。有时赶到县城,天快黑了。在县城工作的大姐,担心我路上害怕,派出我那10来岁的外甥,陪我一同回家。更麻烦的是遇到下雨天,土路上泥泞不堪,回到校园,鞋和裤脚还沾着泥。我在心里没少埋怨爹。
爹当了一辈子乡村中小学校长,管理学校事务严肃认真,井井有条,精打细算。我记得爹发动全校学生勤工俭学,春夏之交捡麦穗,秋天到林场里割茅草。爹还利用休息时间,开垦出一个菜园,学校食堂一年四季无需买菜。菜园旁边的池塘里还种着莲菜。寒假到了,学校的老师们还能分些莲菜带回家过年。
爹精打细算,上个世纪70年代末,调离这个学校时,除了给每位教师新添置了桌椅,账面上还留下5000多元钱。
爹退休后,我们乡教育部门让他发挥余热,开一家商店,安置了几个待业在家的教师子弟。也许是习惯了校园生活,对于集市上发生的有些事,爹看不惯,说“看着让人生气”。
大姐已在县城找好了盖房的地皮,但是爹爱静,再加上“不想看着生气”,房子最终还是建在农村老家。
一个独门小院,一眼清澈的压水井,侍弄几盆花草,栽种些许果树,没事了再到田野里看看庄稼长势,跟从小玩到大的老哥们抽着烟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爹的生活舒心极了。
但是农村的生活多有不便。如同当时的计划经济一样,我们家的开销常常按计划进行。去一次十来里外的集市,买回来的蔬菜够多长时间吃,爹都计划好了。
爹的烟瘾大,家里备的香烟,啥时抽完,啥时去买,也在计划之内。但也有出差错的时候。有一次,邻居来客人了,借走了一盒烟。我记得爹抽的是两毛钱一盒的白河桥香烟。几天过后,邻居没来还烟,又逢天下大雨,爹没烟可抽,在屋里转来转去。看着爹难受的样子,我自认为在外长了很多见识,非常聪明地给他出主意:“你当时就不会说,你没有烟吗?”
爹说:“没烟,那就讲说不起了。有,咋能说没有呢?”
在农村,邻里间借个东西不还,或直到人家找上门催要才还的现象很普遍。这规矩,爹知道。爹宁肯没烟抽,难受着,也实话实说。
爹已经去世20年了,我常常会想起“有,就不能说没有”这句话。这不就是所说的诚信吗。
爹当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者。但对于子女来说,他从没说过“好好学习”“认真工作”“待人要诚实”之类的话。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却都能按照这些标准去做。
“有,就不能说没有”这句话以及背后的故事,我讲给儿子听,希望也能给他些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