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8|回复: 0

青年干部的“三词经”

发表于 2016-12-21 20:2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他们精力充沛,年富力强,有思想,有干劲。但成为一名好干部,还需念好“三词经”。
其一曰学习。“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只有将学识的基础打牢,才能“李广射虎,中石没镞”,否则只能是“学到用时方恨少”。年轻干部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有种“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学习态度。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长期坚持下去。时刻有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当然,这里所说的学习,除了指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单位的老同志学习,向老百姓学习,向实践学习。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今我们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青年干部去了解,去认识,去迎接新的挑战,完成新的使命。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有所进步,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其二曰坚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干部大概都会听到这样的评价:书生意气太重。书生意气本身无谓褒贬,既可以是死守条条框框不知变通的白面书生,也可以是有信仰、有魄力、有勇气的“恰同学少年”。在这里,显然是贬义的。但依我来看,书生意气未尝不好。社会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美好,那么可爱,甚至在某些方面它是糟糕的。正因如此,青年干部更应该有书生意气。我们心中的社会是怎样的,那我们奋斗的目标就是怎样的。如果连一点书生意气、一点改变的想法的都没有,步入社会就主动认同并遵守社会的一些“潜规则”,又怎么让它变得更美好,更符合我们心中的样子呢?
我们总在强调坚守,坚守的是什么呢?对于青年干部来说,就是要坚守那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书生意气,坚守那份在别人看来可笑甚至是荒唐的梦想。
其三曰:希望。每位青年干部或多或少都会有为国为民的情怀,都想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是,真到工作岗位后发现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太大。可能在学校里学农学,想着为百姓增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持,结果却在办公室里打扫卫生,收发文件。加之基层工作艰苦、生活清贫,很多青年干部从心里对前途命运产生一种渺茫、失望乃至绝望的悲观情绪。尤其是在加班后的夜里,看到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在朋友圈晒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迷茫、无助、悔恨犹如寒风般侵入骨髓。
很多青年干部都会有类似的悲观情绪,要战胜这种负面情绪,关键是要心怀希望。选择了基层就意味着奉献。远离城市的霓虹,将汗水挥洒在广阔的农村,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