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这本是领导干部的操守本分。但是,在现有政策、措施的约束下,一些领导干部钻空子、打擦边球,通过别样的运作手段为配偶、子女从业提供特殊关照。于是,“枕边风”、“儿女情长”已成为干部腐化堕落的一大导火索。
为此,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剑指8大关键词和52项“不准”,其中就包括禁止利用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
而这方面的反面教员,如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北京交通局原副局长毕玉玺、江西省原检察长丁鑫发、湖南巨贪郴州书记李大伦、浙江交通厅原厅长赵詹奇等等,更是举不胜举。
由此可见,亲情因素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能不能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已经成为对其党性党风的一个重大考验。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当官要公廉,亲情第一难”。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许多党的优秀干部,正是破解了“亲情第一难”,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带头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树立良好的家风,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榜样。
相反像陈良宇、郑筱萸、毕玉玺、丁鑫发、李大伦、赵詹奇之流正是在“官本位”思想的驱使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蜕变,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追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配偶子女大捞好处,最终落得个“自毁家毁”的可悲下场,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廉政准则》,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一定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过好“亲情关”。
唐代诗人罗隐有句名言:“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共产党人应该重亲情、友情,但一定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亲情、友情,什么是真正的关心、爱护。在原则和亲情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认真掂量、正确看待和把握亲情,处理好国与家的关系、党性与血缘的关系、亲情与民情的关系,自觉做到以公字当头,以人民利益为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便利,为配偶、子女、亲友谋取非法利益的有关规定,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其次,要懂得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意味着义务,责任重于泰山。在对待亲情问题上必须做到: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分清,公权力运用与个人和家庭利益分清,职务行为与私人行为分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能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再次,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领导干部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家人,使家庭保持平民之风。唯此,才能经受住权力、亲情、金钱的考验,才能自觉地构筑道德和法纪防线,筑牢反腐倡廉的“堤坝”。不然的话,步入陈良宇、郑筱萸、毕玉玺、丁鑫发、李大伦、赵詹奇的后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