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薛琨开
一
这是第二回来常熟了。上回是路过,浮光掠影地看几眼。央视播放的宣传片说:“常来常熟。”一语双关,让人怦然心动。
常熟是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名人尤多。年轻时看到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一下子就记住了。上联讲合肥李鸿章,下联讲常熟翁同龢,认为两人身居高位,但皆祸国殃民。此联甚工,但纯属文人吐槽,历史其实没这么简单。
翁同龢是光绪帝的老师,做过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光绪帝特别倚重翁同龢。实施戊戌变法,翁氏实有策划之功。但他因为私怨,处处跟李鸿章作对。在中日关系紧张时,李鸿章主和,翁同龢主战,主战派占了上风。有传,李鸿章提出购买西洋快船以备战,主管国家财政的翁同龢拒绝拨款。因此甲午海战失败,翁同龢难辞其咎。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新党人士或死或逃,翁同龢也被开除公职,押回常熟双规了。
翁同龢出身书香门第,文章学问都好。其书法宗颜体,掺北碑,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当时即负盛名。
细雨霏霏,我们驱车进常熟城,逛老街、上虞山、瞻仰四方塔、随喜兴福寺。忽然想去看看翁同龢的法书,便问导游翁同龢故居在哪儿,不料导游一脸迷茫,似乎压根没听说过。咳,罢了,留待将来吧。“常来常熟”,此言不虚啊。
二
尚湖是常熟的湿地公园,据说得名于姜尚在此钓鱼。与许多旅游景点的故事一样,只能姑妄听之。须知当时江南还是蛮荒之地。老年姜尚精心策划了史上最为成功的行为艺术,在渭水边钓了一次“愿者上钩”的鱼,让周文王弹眼落睛,立马重用。太公从此戎马倥偬,日理万机,哪能颠颠儿跑到常熟钓鱼?
尚湖风景倒是真好。碧水长天、红蕖白鹭,鱼翔浅底、凫戏萍间。一帮人且行且赞,忽见面前有一个园子“拂水山庄”,进门方知这是明末大文豪、常熟人钱谦益的别墅。
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说,南明灭亡,柳如是劝钱谦益自杀以全大节,钱怕死。柳奋身欲跳入水中,钱死死抱住她。“后牧斋(钱号牧斋)偕柳游拂水山庄,见石涧流泉,澄洁可爱,牧斋欲濯足其中,而不胜前却。柳笑曰:此沟渠水,岂秦淮河耶?”
钱谦益名满天下,身居高位,在江山易主之际,暴露出他的短板:惜命。柳如是小时候被卖为婢,后又沦落风尘,但她极力抗拒命运的捉弄,勤学苦练,常与一班雅人高士交游唱和,砥砺风骨。色艺冠于“八艳”,胆识不让英豪。她最让人叹服的是不怕死。她的夫君钱谦益正是在这个要命的问题上输给了她。
柳如是乃苏州吴江人,原名杨爱,改名柳隐,后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取字“如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钱谦益纳柳如是为妾。钱谦益是明朝的礼部侍郎,南明的礼部尚书。南明覆亡,钱谦益北上降清,柳如是独留江宁。后来钱谦益辞官南下并组织反清斗争。郑成功曾在拂水山庄拜钱谦益为师。郑成功攻江宁失败,钱谦益心灰意冷,放弃复明事业,从白茅港返回常熟城中。柳如是仍独居白茅港,反清复明,至死不渝。
钱谦益常把自己和柳如是比作韩世忠和梁红玉,但钱谦益为人迟疑怯懦。陈寅恪先生评价:“可惜河东君(柳如是)固能为梁红玉,而牧斋则不足比韩世忠。此乃人间之悲剧也。”陈先生晚年用十年心力撰写《柳如是别传》,旨在“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先生对钱谦益进行反清斗争多年亦有公允之论。这符合他的治史原则:对古人要有“了解之同情”,即要设身处地,不诬不枉。
跟钱柳同时代的大才子张岱说自己“锄头兮怕重,杀头兮怕痛”,一语道破人性的弱点。普通人好逸恶劳、贪生怕死,但不愿意承认。古往今来,烈士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我们高山仰止。但如果自个儿惜命,却要求别人做烈士,那就太矫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