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被平均”,员工年收入何时才能具体化
【张明英 图文】
“年人均收入,年GDP增长,年个人消费增长……”这些“年平均”数字成为当今政府对老百姓一年来收入数字的报告。“年平均”背后,老百姓实际收入多少已经“被”数字化,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员工中引起热议。
“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7311元,比上一年增长10.2%。据预测,2010年,这个数字增幅会更大,达到21639元。”《重庆晚报》对“重庆市统计报告”进行了解读。从“年平均”可支配收入数字背后看“平均”实质,老百姓实际拿到手头的钱到底是否真实,并不理解,并不认可。
以矿工简振军为例,月收入2400元,除去《劳动保障法》规定的各种保障金、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数额外,实际拿到手的收入2000元左右。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物价上涨,一名矿工养活一个家庭(女性在煤矿是无就业岗位的),除去生活保障外,医疗、读书、住房等高消费存在,几乎压得他们揣不过气,这样的 “被平均”又平均了什么呢?
政府“年平均”收入统计数据出台,媒体报道中没有对行业进行细分,并没有对每一个行业分类公布,综合性平均数据公告,总是令老百姓看不懂。比如,煤炭行业、电力行业、服务行业,员工收入多少,有无差距,老百姓几乎都是不知的。
许多员工认为,每到年底,政府统计“年平均”收入数据报告,并不能真实地体现老百姓收入多少,没有公布行业之间的差距,实则是没有多大意义,犹如计划经济时代的 “放卫星”,唱高调,并不能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年平均收入公布必须减除员工各种社会保障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应该以实际拿到手中的数字进行真实公布,只有这样才能明朗‘平均’下的真实平均。否则,员工‘被平均’背后的心态更不平均。” 刘师傅说。
年复一年的 “年平均”数字报告,能否给老百姓带来多少欢喜,值得“两会”代表关注。“年人均收入”数字公布背后,没有行业细分数据的公告,在老百姓中形成不真实性而感到虚假的现象逐渐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