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1|回复: 2

理性看待换届选举投票率

发表于 2016-12-27 12:34: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增强选举权威、凝聚村民共识,村委会组织法和地方法规对村委会选举设置了很高门槛,登记选民必须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才有效。据了解,近几届西部省份村委会换届选举选民实际投票率都超过了80%。实际上,由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村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民投票意愿不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是市场经济强化了村民的个体化,农村重建集体生活难度增大;二是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农村人口持续大量外出,人户分离成为常态;三是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村集体经济瓦解,换届选举与村民切身利益关系不大,村民对选举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还规定很高的投票率,起码有两个弊端。其一,地方政府面临很大压力。为了吸引村民投票,有的地方想各种办法提高投票率。其二,出现大量的委托投票现象。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委托他人投票,因为无法实现委托人真实的意愿,所以在法理上不符合“平权”的原则,还容易导致贿选和暗箱操作。

  
  为此,一定要理性看待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投票率,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降低投票率门槛,而且在具体操作中不搞政治挂帅、层层加码。
  
  增强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运用大众传媒做好宣传工作,告诉村民参加选举是法定义务,而且选举出一个什么样的村委会牵涉到村民的切身利益。
  
  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投票权。取消委托投票,允许大量流动人口凭身份证就地就近投票,以提高投票率。为此,应将身份证电子化并全国联网,为改进投票方式提供支持。
  
  选举有魄力有才干的村官。把有魄力、有才干、有思路、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增进村民福祉的村官选拔出来,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村民参与选举投票和村民自治。
  
  增强选举本身的吸引力。国外大选为了“催票”,往往耗费巨资,把选举搞得像“嘉年华”。国内禁止候选人个人搞宣传、发表演说,但政府组织选举时,在现场氛围烘托、增强文宣可观性、组织候选人演讲、公开治村思路等方面,国外一些做法还是可以借鉴,以增强选举本身对村民的吸引力。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彭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12:34:5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7 13:26:06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