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与泪眼,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围城”
新三板给市场参与者,特别是给成功融资的挂牌公司带来过笑容,帮助企业渡过不少资金难关。但流动性不足、制度建设推进相对较慢,也让不少市场参与者伤心落泪。
“过去只能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并承担无限责任才能获得贷款,解一时之忧。”基康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12年公司面向能源、水利、地质灾害等领域做“互联网+”转型,资金需求非常大,靠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完成。
全国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截至19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已完成5659次股票发行,融资2525.48亿元。从融资用途上看,今年以来用于项目融资、研发、对外投资等经营性融资的发行次数占比达到82%。
通过融资直接帮助企业获得资金的同时,新三板还带动了多种投资主体投资新三板企业。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VC/PE持股的挂牌公司数量占比近六成;2014年以来新三板合作银行为挂牌公司提供贷款累计达1897.87亿元。
但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新三板发展。数据显示,19日,新三板市场997只股票有成交,成交金额共13.18亿元。而在3000多家企业规模的沪深交易所,19日成交金额为3726亿元。
挂牌企业对流动性不足感受最直接。曾有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层次资本市场上,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市场太少了。对新三板,我们是有感情的,但新三板每天几亿元的流动性实在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