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烤羊肉在选材上不太挑剔,比如剔骨的后腿肉、肩肉、肋条、背部等部位都可以。肥瘦程度最好是“三分肥七分瘦”,因为肥肉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羊油,使得烤出的肉不会太干,但肥肉太多吃起来又会显得太油腻。
做馅。做馅的羊肉应该选择少筋、肉质松软的部位,肋条和颈部的肉正好符合这个要求,但其肉质又各有不同。肋条肉又称方肉,肥瘦相互夹杂,没有筋头,肉质是越肥越嫩,质地很松软,易于切碎,而且肥肉较多可以很好地使馅粘合在一起,多汁而又油润。相比较而言,颈部的肉因结缔组织较多,质较老,吃起来滑润鲜美,更有“嚼劲”。▲
羊肉鲜不鲜咋看(相关链接)
除了部位,挑羊肉还要了解其新鲜度。
整块的羊肉试弹性。新鲜羊肉有光泽,肉细而紧密,有弹性,外表略干,气味新鲜,无其他异味;不新鲜羊肉肉质松弛无弹性,略有氨水味或酸味;变质羊肉外表无光泽,有黏液,脂肪呈黄绿色,有异味甚至有臭味。
带骨的羊肉看骨骼。购买带骨的新鲜羊肉块时,可以比较骨骼的粗细。通常骨骼越细,说明羊的年龄越小,肉质也更鲜嫩。老羊肉,肉质略粗,不易煮熟,新鲜老羊肉气味正常。小羊肉,肉质坚而细,富有弹性。
切片的羊肉观色泽。切片羊肉有新鲜的和冷冻的两种。新鲜的羊肉片,因为肌肉纤维紧密,如果切片较厚都可以立起来,而不新鲜的就软塌塌的。冻羊肉可以从色泽辨别,新鲜的冻羊肉色彩鲜亮,应呈鲜红色,而时间放得久的,则会冻得颜色发白,反复解冻的羊肉,也不新鲜,往往呈暗红色。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间的,脂肪部分应洁白细腻,如果变黄,说明已经冻了太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