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向媒体透露了自己的提案,其中“女性做家务,老公应支付一定工资”,雷倒众人。
华商报发表马九器的文章:有人认为这类可行性弱、逻辑性差的提案议案不断出世,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民主新气象;有人认为这类提案议案虽然经不起推敲,有作秀成分,但相比提不出提案议案的代表委员而言,毕竟也是一种进步。这些道理只说对了一半,“两会政治”的确需要百家争鸣,的确需要敢于发言,但按照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言,所谓百家争鸣、敢于发言,是代表委员从政议政的底线和基本要求,对于政治文明来说,民主需要不断完善前进,真正高质量高水平的民主,更要体现在会说话、善于说话上,通过扎实的调研夯实提案议案内容,最终让它们落地生根,而非简单地一鸣惊人后便不了了之。在各级两会中,有的代表、委员并非专职,他们本身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日理万机,繁忙不堪,直到两会前夕,才可能临阵磨刀、仓促草就,缺乏调查研究这一环节,一些议案提案自然有失水准,有的逻辑矛盾,有的好听不中用,被舆论评价为“浪费两会稀缺的政治资源”。代表、委员作为13亿民众民意的代言人,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直接参与者,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最能体现他们力量、作用的方式之一就是提交合格优秀的议案、提案,用这一民主权利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民意的落实。所以,在民主政治建设日新月异的当下,特别是两会政治越来越受民众关注的背景下,以制度、法律法规等刚性措施来改进议案提案的生成方式,让代表委员们少些临阵磨刀多些调查研究,实乃亟需进行的改进。
小蒋随想:雷人提案年年都有,某些代表委员被喷之后,却越来越勇,大有语不雷人势不休的架势。某些代表委员因何如此?大致来说,有几种原因。一是地产商、企业主、女权主义者等等为自身利益与意识形态圈子做极端代言,此类“狮子大开口”实际是给对手留下讨价还价的空间,寄希望被“砍价”之后仍能获取较大利益与话语权优势。二是某些代表委员年龄“到点”,不用顾忌今后的政治前途了,因而把多年积聚的肺腑之言一股脑释放,这种“放炮”与退休高官爱讲大实话基本雷同。三是少数人希望一鸣惊人,把民主建言的大会当成个人扬名的舞台,少数人出风头,媒体热炒“花絮”,结果只是留下一地口水。有人说,雷人提案与建议是代表委员非专职化,仓促拼凑导致,我个人持保留态度。因为,仓促糊弄往往导致平庸、甚至是废话;雷人则是出于反常识、反传统,想不刻意为之都难。雷人提案要不要禁绝?我以为既不可能,也无必要。雷人已然表明非主流,雷人的有时反衬出雷人者的苍白,有时又可能给僵化的传统思维带来新意。比如,给老百姓发购物券的建议在几年前显得不可思议,但在金融形式吃紧的情况下却已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