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3|回复: 3

寻找石油替代品:中国煤化工探路“绿色升级”

发表于 2017-1-1 21:49: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济南12月30日电题:寻找石油替代品:中国煤化工探路“绿色升级”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闫祥岭
  灰霾的阴影下,煤从“香馍馍”成了“烫手山芋”,使用煤炭资源的方式过于简单,被认为是造成当前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急需找到一条更清洁、高效、深度利用煤炭资源的路子。
  我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重大工艺技术装置在山东滕州运转近两年来,借助科技创新成果改进传统能源利用方式,把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变成石油化工的补充原料,走出了煤化工产业“绿色升级”的中国路径。
  万亿规模市场:煤里能“产出”新材料
  除了燃烧发电之外,我国传统煤化工主要生产甲醇、甲醛等一般产品,很少有企业涉足深度加工的新材料产业。后者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是市场潜力巨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尖端领域,预计到“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的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企业,2014年底主体装置建成投产,采用了中科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技术,以及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烯烃分离一体化技术工艺。
  联泓新材料董事长郑月明说,这一技术改变了以往依赖石油生产烯烃的产业模式,实现了从甲醇到混合烯烃、再到烯烃分离整个链条的工业化。
  据介绍,以该装置产出烯烃为原料生产出的精细化学品和功能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日化、纺织、金属加工、光伏、造纸、乳液合成、涂料等行业,并已达到国际高端进口产品水平。
  比如,应用于光伏、电缆料、涂覆料等领域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国内市场需求的70%此前要从国外进口。联泓新材料的高压釜式法装置投产后,产能成为全国第一,直接拉动进口依赖度下降到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1:49:25 | 查看全部
  部分替代石油:过剩产能还可以“深加工”
  在化学、化工及新材料领域,世界主流工艺一直通过石油加工生产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这是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石油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比石油资源,我国的煤炭储量比较丰富。发展以煤为原料制取石油类产品的煤化工技术,相当于把煤炭资源变成石油化工的补充原料,可替代部分原油进口,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煤制烯烃的过程中,关键的“一跃”在于甲醇制烯烃技术。而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国,近年来甲醇产能过剩严重。
  鲁西南地区正是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聚集区,甲醇产能充足。郑月明说,联泓新材料在这一地区打造一条甲醇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产品方向和产品布局能够推动煤化工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符合我国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业内专家认为,这套经过市场检验的集成装置,找到了从简单煤化工到精细化工的产业化路径,标志着我国完全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打通了从煤到烯烃的产业链,形成了国际市场上煤化工的独特优势。
  创新+产业:发挥科技国家队作用
  突破甲醇制烯烃关键技术的,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物所实现了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化和煤制烯烃工业化零的突破,并因此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不过,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还需经过复杂的过程。郑月明介绍,化工新材料行业不同于其他领域,通常要经过逐级放大,从实验室到中试再到工业示范,最后才能产业化。“一般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和高技术接受能力所限,难以承担工业示范、产业化的任务。”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说,国科控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的资产管理平台,贯彻落实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了“联动创新”纲要,以期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目前中科院正在组建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的产业联盟,旨在以联泓新材料的生产线和产业基地为依托,把中科院的化学、化工、新材料研究力量结合起来,推进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吴乐斌表示,通过把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等进行有效衔接,形成良性互动,国科控股将推动一批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领先的产业,未来还将打造更多的科技产业创新集群,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1:49: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5:39:35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何爱平) 的帖子

感谢何老师精彩分享!腊八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