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8|回复: 5

“大佬” 师傅亲授调纠秘笈

发表于 2017-1-4 15:47: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聊起我的师傅,在我的心目中,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是我既佩服又尊敬的“大佬”,也是我入警队学业务的“指路人”,更是我工作生活的良师益友。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打开话匣子就是三天三夜也是讲不完唠不尽。
  我刚参加公安工作的时候,是在安徽寿县公安局安丰塘派出所,由于初来乍到,工作中时常是捉襟见肘,好在我的“大佬”师傅一步步从调解小纠纷处理小矛盾入手一点点的教我,直到出师能够独立办理案件。
  记得,那是2010年的10月份的一天,我们所接到辖区居民小褚的报警称,在街道有两家邻居因琐事发生了纠纷。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一看,好家伙双方吵的正酣,你不让我我不饶你。了解得知,小褚和老江本是门邻,后院紧连在一起。当天中午,小褚回到自家后院看到邻居老江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拿了他家的一块砖用于做水泥地平打线。小褚就把砖头拿起扔了,邻居老江看见后和小褚发生了争执吵了起来。俗话说的好,吵话没好言,打架没好拳。老江气急之下跺了一脚小褚家后门,所幸双方被各自妻子拉开,事态没有扩大。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警了解情况后,随即对双方当场展开调解。我的“大佬”师傅张所长拿出了“大哥”的范。从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实际情况说起,谈到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感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与双方各自真诚沟通谈心,了解其矛盾隔阂的实质所在。一开始双方互不相让,不依不饶都称是对方的过错,而不承认自己也有过错。
  是日晚上,“大佬”师傅喊我一起再次登门造访矛盾双方当事人,还递给我一本诗词汇编交代我别忘了带着,我心中泛起了嘀咕,心想去调解纠纷还要带什么书,这是哪门子的法子。纳闷归纳闷,领导安排了,俺还是要照做的。到了双方当事人家里,师傅让我把书给他,于是我把书递给了他,只见他在目录上瞅了一会把书翻到某一页,递给了小褚和老江让他们看书,我寻思着师傅啊你真牛,你带我来就是让我看你给他们书看啊,真晕。为弄清“大佬”到底搞什么把戏,给他们看的什么,我借故探下身子一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啊,那页上面有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下面还有注释之类的内容。
  你别说还真挺管用,这两位当事人看后,都沉思了一会,好像在想着什么,这时“大佬”发话了,给他们双方摆事实,讲道理,指出双方存在的错误之处,提醒他们在事情发生后要知错就改,互相谦让,互相沟通,彼此信任,应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替对方想想,不要总是想着自己。这样,邻里之间完全可以和谐共处,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结果可想而知,褚某、江某最后都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尽释前嫌,言归于好。在“大佬”的主持下,达成共识,双方握手言和。
  事后才知道,“大佬”使得这一招是以古讽今啊,借古代发生在安徽桐城一个传为美谈的佳话——“六尺巷”的由来,巧妙的调解了一起现实版的“六尺巷”纠纷。得,“大佬”,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不亏是我的师傅啊!
来源:中国警察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9:25:06 | 查看全部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9:25:26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热心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9:26:05 | 查看全部
因为您的支持,专页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9:26:23 | 查看全部
问好李老师,快乐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9:26:52 | 查看全部
对您的分享万分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