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广东江门石油分公司 王硕
每次过年回家前,妈妈都会提前打电话来,问我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从上学到上班,十几年了,我的回答始终如一:“酥锅”。
中国人“民以食为天”,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的饮食也可以不分地域,不分时节,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但是酥锅的味道,独独只有家里的那一种。
酥锅是老家的特产小吃。最有名的是博山酥锅。但并不妨碍周边地区的人们做酥锅的热情。从小时候起,每年冬天妈妈都是要做上几回酥锅。先买来食材,酥锅的食材并不固定,只要是喜欢的,都可以用来做一大盆香香的酥锅,比如:猪大骨,排骨,猪蹄,带鱼,海带,大白菜,莲藕,花生,冻豆腐,黄豆等等。肉类要切成块,用开水焯过;鱼切块后两面煎至金黄,鱼肉在后面炖的过程中才不会碎;菜要一样样清洗干净,或切,或整理成片,再一样一样放到锅里。放食材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先放不容易熟的肉类,后放易熟的菜类。最后倒入调料。妈妈说,这放食材的顺序是流传下来的,以前用砂锅煲酥锅的时候就是这样摆放的。在砂锅里煲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味道肯定比这高压锅的“速食”要好得多。但是现在生活方便了,就简化了。最后,要倒入调好的调料。调料也会根据各家的喜好不同而不同:喜欢吃甜的,就多放些糖;喜欢吃酸的,就多倒些醋;喜欢吃咸的,就多放些酱油;喜欢吃重口味的,还可以放些八角,胡椒,味精等调味儿。但一定要记得放醋,这样做出来的酥锅才够“酥”。妈妈做的酥锅都是以略咸为主。高压锅里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酥锅就做好了。此时的酥锅里,骨头和鱼刺都是酥酥的,我想这就是“酥锅”名字的由来吧。第一顿酥锅都是趁热吃。剩下的,装到盆里,放到阳台上,等汤汁冷凝成肉冻,做冷盘吃,是我的最爱。
离过年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妈妈又打电话问我:“回来想吃什么?”其实她是知道我的答案的,随即告诉我:那天在市场上看到一家猪蹄很大只,就买了几个回来,冻在冰箱里,留着给我做酥锅;一天在超市,看到带鱼很新鲜很大条,买了一些回来,冻在冰箱里,留着给我做酥锅;还有一天买干货的时候看到这家的海带特别好,也买了些回来,留着给我做酥锅……我不禁好笑:“为啥不等做的时候一起买?现做现买多新鲜啊!”妈妈也在电话那头“嘿嘿”地笑……
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中,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做一件事了?就连炒个青菜的时间我都会焦躁不安:“哎呀,怎么还不熟?”但是妈妈会为了准备孩子爱吃的菜细心地走遍大街小巷,然后耐心地做着每一道工序。
2017到来了,忽然很想在这新的一年里,耐心做饭,好好吃饭,为自己,为家人,更为了妈妈做酥锅的那份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