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子垭南煤矿辉煌20年,关闭之后再回首
•李晓波
2016年11月10日,由四川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丁,巡视员杨明率领的省政府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第二验收小组到川煤集团广能公司对李子垭南煤矿化解过剩产能矿井关闭相关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认为该矿对化解过剩产能政策高度重视、领会到位,所做工作扎实细致,总体上通过验收。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评语在外人听来不足为奇,却字字饱含着900南煤儿女20年的辛勤奉献、辛苦付出、辉煌记忆。
李子垭南煤矿地处华蓥市溪口镇,傍依著名风景区宝顶和仙鹤洞,生产高峰期拥有职工900余人,是川煤集团广能公司四个主采矿井之一,矿井于2000年6月投产,起初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后经2003年技改扩能,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二十年来,南煤人发扬规模小志气大,起点低愿景高的南煤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份辛勤一把汗水,累计生产原煤300万吨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独具南煤特色的科技治灾之路,探索出了远近闻名的开采工艺,创下了辉煌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安全业绩。
强化科技治灾,成绩斐然
李子垭南煤矿建设于煤炭行业最黯淡的时期,投资少、规模小、基础差、灾害重是新生的南煤最突出的四大特点。2004年,国家煤监总局专家组来矿巡视指出“该矿灾害之重,开采困难之大,全国典型”。然而,经历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煤炭行业改革洗礼的南煤人,经受过原高顶山二煤矿关闭破产阵痛的南煤人,对这个先天不足的新生企业怀着慈母般的关爱,细心呵护,倍加珍惜。
面对南煤井型小、产能低,自然灾害“五毒俱全”,最低年产量仅4.7万吨的现状,求实奋进的南煤人不气馁、不放弃,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千方百计谋求科技之灾,科技保安,走出了一条科技治灾,科技兴矿之路。
不断改进采煤方法,有效增大产能。矿井首采区设计为伪俯斜分段走向密集采煤法,产量底,安全威胁大。胡彬矿长带领科技人员大胆创新,成功运用了四边形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和放炮落煤工艺,创造了单产18万吨/年的历史最好水平,提高了产量和资源回收率,改善了安全状况,增加了经济效益。2003年,在四川省煤炭科学技术进步评选中,李子垭南煤矿报送的“四边形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荣获三等奖殊荣。2011年4月13日,四川省安办、省安监局在李子垭南煤矿召开四川省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现场推广会,将这项技术向全省部分市(州)安监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全省煤矿推广。
2012年,该矿又与时俱进开展了伪俯斜综采试验,结合矿井45——55°急倾斜伪俯斜实际,确立了三机配套自主研发攻关课题,针对采煤机、工作面输送机、液压支架、端头支架57个技术参数一个一个地论证和设计,最终完成成功实施。与以前的综采设备相比,南煤综采攻关采用伪俯斜布置,解决煤壁片帮的安全威胁;采用排头架可伸缩护顶板,解决排头架与端头支架间的空顶问题;采用可拆卸式三角形伸缩探梁,解决支架探梁前端与工作面煤壁不平行问题等12项科技成果,国内未见先例。
改进掘进方式,提高单进水平。南煤开采急倾斜、松软、突出煤层,早期回采巷道均采用炮掘,金属支架梯形支护,安全威胁极大,单进水平低。矿组织了急倾斜松软突出煤层综掘项目专题攻关,成功使用综合机械化掘进机掘进,实现最高月进尺226米,连续两年创广能公司掘进单头最好水平,大大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状况,实现了安全生产。
2011年4月,锐意创新的南煤人又承接了川煤集团重大技术项目——钻装一体机快速掘进试验,经在该矿井下西翼413皮带下山碛头试验1年,在厂家和矿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了单循环进尺连续10天达1.6米的记录。并于2012年5月28日通过了由时任川煤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万波为组长的川煤验收组的验收。
在采掘工艺不断摸索创新的同时,李子垭南煤矿强化科技之灾,建立了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种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双翼工作面剩余三角煤回采方法”、“用于竹锚杆的锚固装置” 、“急倾斜松软煤层掘进前探支护装置”等17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液压可伸缩柔性掩护支架及开采技术研究”、“-20°岩巷钻装一体机研究”等10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职工“五小”活动合理化建议项目获广能公司一等奖4次,获全国能源工会三等奖1次。
企业文化建设,百花齐放
李子垭南煤矿矿小,但企业文化建设舍得投入,在短短的二十年里创下了辉煌的历史。
2011年,该矿对矿区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整体打造,建成了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溪流景观的同时对井口人车场进行了封闭式改造,建设了矿部门口双基、班组文化长廊、井口文化长廊、井下企业安全文化灯箱,使职工从生活到工作全面享受安全文化氛围、极大改善了矿区生态景观的同时满足了职工家属休息、休闲的需要。
在硬件改善的同时,该矿在职工文化生活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2008年,该矿排练的职工舞蹈《竹颂》在参加广能公司“廉政文化”巡演获得一等奖、参加川煤集团成立四周年汇报演出、华蓥市建置30周年文艺演出的同时,2009年10月报送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产业(行业)系统舞蹈展演”荣获三等奖。
2010年9月,该矿排练的职工舞蹈《春天来了》参加广能公司职工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2011年该舞蹈代表广能公司参加华蓥市、广安市的相关汇报演出,屡获好评。
李子垭南煤矿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矿井连年荣获广能集团优秀基层党组织、四强基层党组织的同时,2005年10月广能公司在该矿召开企业文化现场会,公司各单位现场观摩学习该矿的经验;2014年,该矿工会荣获四川省总工会安康杯“五一”劳动奖状。
双基工作务实,助推安全
李子垭南煤矿强化双基工作建设,“强基层打基础”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截止10月13日,矿井实现安全生产2349天,这是自该矿在2009年1.03事故以前实现安全生产超千天后,第二次安全生产超千天。
建立了三级心理咨询帮扶机制。即矿设职工心灵驿站,队建由连队队长、书记、工会主席为骨干组建的连队心理帮扶小组,班组由班组长、群监员等班组骨干深入职工中间观察和发现职工心理问题。三级联动对职工适时进行心理开导、咨询和帮扶,保证了职工不上情绪班、赌气班。心理帮扶机制在获得广能公司工会2011年度工会创新工作一等奖的同时,2015年获《中国职工教育杂志》全国新型职工队伍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三等奖。
班组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在全面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李子垭南煤矿推陈出新总结推广了班组建设“六小”工作法,即班组每月一次“小会议”、班组每月一个“小典型”、班组每月不定时“小谈心”、班组每月一换“小园地”、班组建立职工“小档案”、班组每月征集“小点子”,“六小”工作法极大的增大了基层班组员工参与班组事务管理,融入班组做主人的信念和意识,有效推动了矿区和谐环境建设,矿井先后有何礼、刘雪华等二名班组长被评为川煤集团优秀班组长,班组长刘雪华在2013年更是作为四川煤炭系统唯一代表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作者单位: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