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广东江门石油分公司 王硕
妈妈第一次带我进书店是在我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那时候全国能买到书的地方还只有新华书店。印象里觉得新华书店里的味道很好闻,淡淡的油墨和纸张香味儿混合在一起,让人莫名心情愉悦平和。但新华书店里顶天立地的书架上那么多的书还是让当时小小的我很震撼,妈妈小声地嘱咐我不要大声喧哗,不要破坏书籍,想看哪本书要轻拿轻放。当时的我认识的字儿并不多,所以就一直在幼儿画报区域流连。举目望去,大哥哥大姐姐们都站在书架前捧着厚厚的书认真地看着,心底里甭提有多羡慕他们了,默默的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看得懂那些全是字儿的书。
到了我上学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我们这个小城镇,个体书店遍地开花,价格经济实惠,新华书店渐渐地没落了。初中时经常约着同学去学校附近的书店闲逛,零花钱有限,一些贵的小说就分次数在书店站着看完。那时候还流行娱乐杂志,我们经常是各买一种,然后大家换着看。
到了高中,班主任出台了一个奖励机制,班级前五名可以得到席殊书屋的购书券。当时真的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这购书券在努力学习,现在想想还挺有趣的。席殊书屋的店主有一段时间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哥哥。印象最深的是我有一次去那里,随手拿了一本书叫做《认》,翻了几页完全不知所云,刚要放下,店主开口说话了:“这本书是意识流小说。”很显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意识流小说,于是店主大体的给我解释了一下:所谓意识流小说就是作者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点类似于梦境和臆想,其实能做到大脑不受逻辑思维控制来完成作品是很难的。我很高兴了解了新的事物。我买了那本小说,但我依然看不懂。
后来上了大学,大学有很完善的图书馆,很多时候都可以借到想看的书。但我时不常还是忍不住去学校里的书店里买一些自己想一直留下来的书。
工作之后业余时间渐少,随着各种购物网站的风靡,买书渐渐变成了线上购买。方便又便宜,渐渐地很少去书店。有一次和朋友去台湾旅游,朋友说台北有很著名的诚品书店,既然来了就去看看吧。掐指一算竟是有好几年没去过书店了,于是当下决定去看看。进了诚品书店,果然名不虚传,整个书店里的布局很有格调,有许多人或站着或席地而坐在看着自己喜欢的书,虽然人多但却十分的安静。台湾的书和我们古时候的书排版是一样的,从上到下从右往左印制,多少看着有点不习惯。但这次台湾之行却让我重拾了逛书店的习惯。有事儿没事儿我会和亲朋好友说我们去逛书店吧,他们经常会反驳说现在网上买书多方便啊,何必去书店呢?我都会硬拉着他们去,真的去了他们都会重新发现逛书店的美好。
如今家里的小宝宝就要出生了,我开始关注童书绘本,每次逛童书区我都在想象过几年我带着自己的孩子逛书店的场景,心中总是满满的幸福。不知道那时候他的心情会不会也像小时候的我一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