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1|回复: 8

大爱无声 ——追记南方电网曲靖供电局救人英雄田汉

发表于 2017-1-6 11:3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年的最后几天,在滇东大地、在南网大家庭中到处传颂着救人英雄田汉这个名字。田汉走了,数万网友给他的留言融汇成一句话: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地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这是一首叫《蓝莲花》的一段歌词,在云南电网曲靖供电局员工田汉的QQ空间中,这首歌被他一直珍藏。如今再听到“你的心了无牵挂”,不自然的又让他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变得眼眶湿润。
是的,就像歌词中唱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样,2016年12月17日,田汉为了救一名落水妇女,湍湍急流阻挡不了他的第一次跳水救人,乱石阻挡不了他往前奔跑的救人速度,死神阻挡不了他再次跳下水去救人的勇气和壮举。
时间虽然定格在12月17日,再细听《蓝莲花》,其寓意的精神,正是托起了他心域的灵魂、价值和人生旨归;翻开他的昨天,才突然发现成就了他“享受助人”的默默善行和舍身救人的无畏精神并非他思想的偶然暴发……
田汉,只是一名普通的变电运行工。
英雄田汉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著名的《飞鸟集》中曾写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田汉的生,恰如夏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在满怀激情和无尚情怀中生活、奋斗、奔跑、放歌,一路挥洒着爱心点点;他的死,亦如秋叶,“不盛不乱,姿态如烟,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只是在这唯美的“静”中,多了一次感天动地的壮烈,让每个人心中都激起善念涟涟,奏响了社会正能量的音符。
时间回到2016年12月17日,正好是个星期六,这是一个温暖与悲痛并行的日子。当天,田汉一家3口和平时常在一起玩的另外两家好友,9个人带上柑橘、蛋糕等,驱车前往50公里外的东山镇大坪完小大村小学。
这是一所大山深处的小学,1位老师、1间教室、1间办公室兼教师宿舍,外加12名学生构成了学校的全部。上课时,6个学前班学生和6个二年级学生分坐教室的两边。40分钟的课上,前20分钟学前班预习,二年级上课,后20分钟学前班上课,二年级做作业。“由于生源少,学校隔年招生,在这里念完二年级后,三年级就要到3公里外的大坪完小去读。”老师刘树坤说到。
喜欢户外运动的田汉,在到来前的几天了解到这里的一切,17日当天,他们将从城里买来的礼物送给了这些学生。在山里娃娃们的欢笑声中,田汉和朋友走出教室。趁着好天气,他们到了不远处的一条巨石矗立、水流澎湃的河边游玩。
就在游玩的过程中,同伴妇女浦某某不慎落水。闻声赶来的田汉和余庆文急忙跳入水中抢救,然因水流湍急和巨石阻扰,救援困难重重,浦某某被急流卷走。在水流的强力拍击和漩涡的狂卷下,田汉、余庆文体力不支、危机重重,是同伴趁着他们被漩涡卷到靠近石头边的位置,站在巨石上将他们从水中拉起。刚一上岸,田汉看到浦某某又浮出水面,他不顾十岁儿子的大声叫喊,顺着河岸边跑边扯下湿湿的上衣,在接近妇女露头的地方,再次跳入滔滔激流。
这一次,他再没上来。这一跳,成为了永别。
“在乱石丛中,他跑得飞快,话都没给我和儿子留下一句。”回想起那天河边的一幕,田汉的妻子栾娈总是泣不成声。
事发后次日,寻找到他遗体的时候,他的头和肩膀仍被卡在石缝中。他手上的手表还在有节奏的走动,可他的生命却彻底终止在那里,灵魂随着河水流向了远方……
“他要做的事,怎么劝阻都劝阻不了。”13年的夫妻时光,栾娈觉得丈夫什么都好,就是性格上偏执。直到事情发生后,栾娈才发现,这种执着,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倔强,而是他人性深处对善的固守和“助人为乐”的价值追求。
好人田汉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享受!”田汉给同事、儿子留下的这句印象最深的话,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朴实而伟大。
提到田汉,同事马贤波一声一个“汉哥”,“他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什么事情都关心我们,帮助我们。”马贤波介绍说,全靠田汉的悉心帮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了虹桥站的人员情况和设备情况,进入工作角色的时间比预计提前了很多。
在宣威,田汉是“爱心送考”第一人,随后逐年有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2012年,宣威遭遇旱灾,田汉在“公休”期间借皮卡车,往距离县城30多里外的鸡场老百姓家中免费送水,“要不是我们在路上偶然遇到,谁都不知道他做了这事!”田汉的师父樊同飞说出了秘密;为了让大山中的贫困学生上好学,他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起“爱心助学微愿望”,通过征集“我要一个书包”、“我要一支钢笔”等贫困学生的诉求,号召热心人士有针对性地进行捐赠……
在田汉家中,深信“好人必有好报”的母亲怎么也不愿相信,自己心慈面善的儿子会突然之间撒手人寰。老人泣不成声,但其支离破碎的话语,却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田汉。“他开车出去,只要看到在街上有跪着、爬着乞讨的残疾人,他都会将车上的垫子给人家。”“有一次开车在平川,遇到路上有两个弯腰驼背的老人,他硬是把人家送到家,老人送他一只鸡作为感谢,他说什么也不要。”“天冷的时候,外出遇到穿着单薄的农村老人,他总会把自己的衣服送人家。”“开车在农村遇到上学的娃娃时,只要车里的位子空着,他就要把孩子送到学校。”……
然而,老人所知道的,仅仅是田汉善行的一部分。2012年,田汉到北京照看在京治疗脑梗的岳母,在首都机场,他们遇到了一家山东人,其因孩子遭遇车祸到北京治疗,却不料身上的2000块钱被小偷偷走,正在不知所措时,田汉除了将自己身上的钱全部掏完外,还动员其岳父拿出了500多块钱。当时,那家人感动得跪在地上,被田汉急忙拉起来,人家问他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时,他只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然而,田汉慷慨乐施的所为,并不是他对金钱的不在乎。他生前,全家4口人就住在一套面积不大的单元房里,客厅里被生活必需的沙发、茶具、电视柜簇拥外,再没多余的空间。他外出驾驶的车,是一辆跑了多年的“二手车”。
孝子田汉
2016年12月28日,田汉离开人世11天。而在这11天里,他66岁的岳父却经常彻夜难眠。在岳父看来,田汉比亲儿子还亲。久病不能言语的岳母知道田汉出事后也常泪水涟涟,咿咿吖吖地表达着说不出来的悲痛。
老人的脑梗于2012年突然加重,活动能力几近全失,大小便失禁,在昆明的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家里按照医嘱,将老人转院至北京治疗。老人病情不能坐飞机,只得乘火车。从昆明到北京的路途上,田汉对其岳母的照顾无微不至,每天都帮着老人翻身活动、端屎端尿。
在岳父家客厅的桌上,摆满了脑梗病人锻炼恢复手、脚等身体各部位活动机能的器材,“都是田汉这些年来购买的,有的东西买不到,他就自己制作。”岳父指着一个2米多高,像树状一样的器材告诉记者,那是田汉为锻炼岳母站立能力而制作的,那器材还连名字都没有。
为了减轻岳母的病情,他每月一次将岳母从三楼上背下,开车送到近300公里外的宜良县狗街去治疗,整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去年4月份,岳父外出时摔伤股骨,田汉请假送到昆明医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田汉24小时守护在老人身旁,为老人翻身、喝水、喂饭。
“俗话说,姑爷(女婿)是半个儿子,我姐夫就像是我父母的大儿子。”田汉的妻弟哽咽着说。
对于自己的母亲,田汉同样考虑得周全。每次上班前,他都要将生活用的纯净水接好摆在其母亲方便使用的位置,把老人的手机充好电,摆在老人枕头边,叮嘱老人有事一定给他打电话,为防止老人被家中的器物绊倒,田汉买来收纳箱,将老人舍不得丢弃的物件收集好,让空间不大的家井然有条。因变电站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上班一周才能回家。有几次,老人为不影响田汉工作,生病后悄悄去医院治疗。一向孝顺的田汉知道后生气了,对母亲说:“妈,生病不能不让我知道呀!”
就在出事前几天,田汉还专程为其母亲买来80岁的生日礼物,和母亲商定要送她到昆明去治病。
然而,直到田汉遗体告别前的一天,老人才知道了儿子离去的噩耗。
撕心裂肺的痛、泉涌般的泪水……
每次昏醒过来,老人都希望自己是在做梦。
狂人田汉
在220千伏虹桥变电站,四层楼的主控室内,每层楼上楼的楼梯口都悬挂着7、8副方形、心形的装框照片,照片反映着该站员工工作、生活的日常:有集体合照的“全家福”,有冒雪抢修的“艰辛照”,有拓展活动的“开怀笑”,还有大年夜共乐的“团圆照”……
一张张照片传递着来自变电站的温情和爱意,这种创意和制作都出自于田汉之手。从变电站投运之日起,16个岁月里,田汉早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在工作上付出最多的人中,有田汉;工作干得最好的人中,有田汉;能够设身处地处处为变电站工作着想的,也有田汉。
在同事的印象中,田汉就是一个工作狂。
“兼职驾驶员是大家都不愿意干的。”变电站站长符玉琳介绍说。变电站外出多,巡维任务繁重,兼职驾驶员这个岗位没有工资,而且交通安全压力大。但田汉主动提出来担任此职,而且驾驶两辆车,一干就是好多年。“为此,很多工作虽然没有他的任务,但他也得开车把人送到工作地点。”
在紧要关头,田汉总能表现出一股子狠劲。在220千伏虹桥站,每个人都有一箩筐关于田汉在这方面的例子。符玉琳还记得,2012年,宣威积雪达50厘米。在50公里外无人值守的110千伏大松树变电站394号开关跳闸。在其他人都不愿前往的情况下,田汉主动要求与符玉琳一同去。“冰天雪地,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上打了防滑链,但方向盘仍然打不住,下坡的时候车几乎是靠重力走,有一次差点冲到路边的沟里。”后来,他们为了安全,两人踏着积雪步行前往。
2010年时,110千伏宣威变电站一开关出现故障。田汉从头天下午4点就到达现场,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凌晨9点。
220千伏虹桥站是宣威供电网络的中枢,共承担着宣威片区3座220千伏、8座110千伏变电站的运维工作,由于点多面广,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故障点也分布较广。每当此时,作为站里的老职工的田汉,始终是个“大忙人”,有一次,他一天之内先后走转于110千伏宣威站、榕城站、坝上站、板桥站,围着宣威城从北到南,跨距50公里忙着检修,当天,曲靖电力调度中心与各变电站联系时,在不同变电站里接电话的都是田汉。
“工作只要交到田汉手里,我就100个放心。”田汉的师傅樊同飞是站里的技能专家。他介绍说,田汉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认真仔细,“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工作上从未出现过差错。”
在虹桥站,每一个人对田汉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在站里轮班的时间,数十名员工相对而立,默默哀思。礼毕结束,大家全是泪,还有不少失声痛哭者。
田汉虽然走了,但田汉对工作的责任和狂热却难于从同事的记忆中抹去,他们太熟悉田汉了,就像熟悉自己的家人一样。
(作者:王吉聪 杜明彦 赵新平)
通联:曲靖市翠峰路137号 曲靖供电局新闻中心 电话:15911946518
网友留言:
@人民日报微博网友可怜的明小草:你沉睡在了冰冷的江水里,却温暖了整个冬天,英雄一路走好!
@人民日报微博网友奇点10086:真正的男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英雄一路走好。
@人民日报微博网友S_congcong:河水很冷,但您的心中却燃着强烈的英雄情,英雄,一路走好!
@人民日报微博网友彼岸星光-烟雨江畔:传播正能量,见义勇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
@人民日报微博网友LOL国服第一打野剑圣:人有时候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可以,没问题,可结局并不乐见。危难之时也许想不了那么多?后果还是要想清楚的,你不是个体,你有家人,老婆,孩子,年迈的双亲我反正是很挺佩服这样的人,也很尊重这样的人。
@中国经济网今日头条:【曲靖一电力工为救落水妇女不幸牺牲,年仅40岁】1217日,南方电网曲靖宣威虹桥巡维中心工人田汉为救一名落水女子,当第二次跳进湍急的河流时,就再也没能起来,献出了年仅40岁的宝贵生命。田汉家中有80多岁的老母亲和妻子及10岁的儿子,在同事眼里,他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转发送别
南网50Hz粉丝宁永胜:一个平凡的电力变电运行工人,却做了一件不平凡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你第一次跳下冰冷的河水,没能冷却得了你内心的热情,你第二次跳下冰冷的河水却冷了你身边所有的亲人和朋友!
南网50Hz粉丝厚德载雾,自强不吸迟到本是一个贬义词,但你的迟到却谱写了一个沉重的人生褒义词。泪水,不是同情,而是感动。向田师傅致敬!
南网50Hz粉丝徐杰:看着看着,我成泪人,田汉您比泰山还重,您走了,但田汉精神留下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不断,有很多民族脊梁,在我心中,您也是脊梁之一。
工作中的田汉1。.jpg
热爱工作的田汉2。.jpg
热爱生活的田汉3。.jpg
热爱运动的田汉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6 14:24:10 | 查看全部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6:42:44 | 查看全部

回 1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6 21:54:33 | 查看全部
:大爱无声!!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6 22:03:57 | 查看全部
一个平凡的电力变电运行工人,却做了一件不平凡人都难以做到的事。

好人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09:25:48 | 查看全部

回 4楼(魏明东) 的帖子

他用生命换得了人们对他的更加尊敬,祝天堂中水不再冰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21:42: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21:42: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21:42: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