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工荒”折射出了体面就业的心声,我们期待“两会”给予关注。
“民工荒”折射出的是体面就业的心声
王新平
眼下的“民工荒”,引发了企业、社会的多方关注,分析的原因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我倒觉得“民工荒”不是坏事,它折射出了体面就业的心声。
长期以来,许多外企、私(民)企业都看中了农民工劳动力便宜。劳动力是什么,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人体的脑力和体力。人是劳动力的主体(承载者),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准确的说是企业老板),从来就没有看重承载着劳动力的“人”,而只是看中了“力”,在追“利”中忘了“仁”。结果是大量的农民工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中长时间从事繁重的工作,为企业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自己换取的是低工资、低保障(没有五险,只有风险)、低生活待遇(住宿拥挤、饭菜清淡)。
如今的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他们不仅知道登上《时代周刊》是件体面的事情,而且懂得了追求体面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民生建设的发展,农民工兄弟已经能够很多地汲取到社会文明进步的信息,他们懂得追求生活的舒适,追求做人的尊严,追求工作的体面;他们会用脑力来算计自己付出的体力值多少银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自己看重自己。这一看重不要紧,到处出现了“民工荒”。于是用工企业心慌,开始考虑提高农民工待遇;某些部门也跟着着急,指出了产业升级的良策,整个社会一下子就都看重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巨大价值和潜在能量,认识到农民工也是促进经济企稳向好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分享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重要成员。
所以说“民工荒”是个好事情,农民工兄弟不要慌,多学点知识技能,多懂些国家政策,社会会越来越关心你们、看重你们。用人企业不要慌,栽好梧桐树,不愁金凤凰,何况是一群麻雀鸟呢!有关部门也不要慌,无论是实现产业转移,还是进行产业升级,都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科学论证,按客观规律办事。
但无论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记“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我们不变的宗旨。
“民工荒”折射出了体面就业的心声。我们期待“两会”给予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