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山西省吉县石油公司 温芙英
窑洞中长大的人,忘不了土窑洞的打造过程。每次忆起,暖暖融融。
一般来说,山里的窑洞修在山脚下,有的也选在半山腰,那时先请来土工,选好方位,后到大队里审批,等队里派人划好邻里四界,土工挑个黄道吉日,就做动工的准备,在动工当日,还要拜谢土地爷,斟酒敬香后,方可破土。
记得老宅只有两孔窑洞,大哥占一孔,赶到二哥结婚前,又找队里批下新地基,新地基离老宅还有一段距离。当时请的土工是位刘师傅,他不是本地人,干活实在,性也急,说来回吃饭误工,每天中午就把饭送到工地,他喜欢吃馍,一天三顿都行,母亲蒸的硬面馍,手弯揉得酸痛痛,白白的馒头一层层,吃起来是喷喷香,刘师傅感动得劲十足,干到傍晚才收工。
当时,揽活的土工有两种付酬方式:一种是包工,就论一孔窑,按主家要求的尺寸,如三丈、五丈,打好后直接付钱;另一种就是管吃管住,土工只负责打窑的大工活,像推土的小工活由主家负责,这样对主家来说,虽然会拖累些,但却省钱。
我家新打的窑洞就属于后一种,为了省钱,母亲每天要多做一口人的饭,由于刘师傅喜欢吃肉,母亲炒上一碗,放在柜子高处,只有给刘师傅炒的菜中,才加上两勺,说出门在外,挣点钱也不容易。
在打窑前,先从山顶往下平放几个土台子,对于窑洞离山高的,要放下两三个;离的不高的一般只放下一个土台子;有的离山很低,直接打好窑面子就行。平放土台子的目的是阻挡土块和减轻窑洞的压力,有时山上掉下土块或有小型塌土,就有土台子盛着,而不至于掉下来,砸到院子里,伤了人。
新打的窑洞土质坚硬,刘师傅每天只有一尺的进度,积攒的土需要两三天推一次,土推的并不远,因为窑洞前有坑,要用打窑的土垫起来才能成院。记得二哥推土时,我也帮着推过平车,于是趁一次送午饭,也想独自一试,可哪知三试两不试,竟然把平车试进了深坑里,吓得我赶紧就溜,后大哥和二哥费了很大劲,才拉了上来。
如今,以前居住的窑洞都被划成了危房,闲置在那里,孤独寂寞。每当爬山时,总会驻足片刻,望着那几孔窑洞,心里感到格外亲切,就好像三九天,我坐到了热炕头,浑身的每个毛孔都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