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4|回复: 1

达竹煤电公司新年重拳出击生产安全事故

发表于 2017-1-7 11:01: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达竹煤电公司新年重拳出击生产安全事故
新年伊始,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坚持将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出台了2017年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该公司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两大类,伤亡事故依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个等级,按照伤害程度分为死亡事故、严重重伤事故、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四种情况;非伤亡事故划分为一级非伤亡事故31种情况、二级非伤亡事故34种情况和三级非伤亡事故25种情况,并在公司安监局和下属各生产单位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台账。
该公司严格事故汇报程序,各单位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值班负责人或调度值班人员必须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汇报程序立即通知单位相关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事故单位必须在30分钟内向公司总调度室汇报事故简要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性质、伤亡者姓名、受伤部位、伤亡情况,组织事故抢救情况等,无法确认的必须在48小时之内补报实际伤情和损失情况。同时,公司总调度室、事故责任单位还要按事故程度和伤员伤情程度,在规定时间内逐级汇报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导,做到应急反应快速有效。
为防止次生灾害和降低事故损失,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值班领导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接到调度指令后立即参与救援。其中,事故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赶赴调度室指挥和组织事故抢救,一名分管领导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和保护事故现场,现场救援人员根据伤情和受伤部位按照急救知识组织现场急救,做到事故抢救及时有序。凡发生死亡事故和一级非伤亡事故,公司分管领导、分管副总师、安监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立即赶赴事故单位,指导事故抢救和调查工作。凡发生伤害事故,任何伤员在未得到权威医院认定死亡前,一律按照危重人员要求组织抢救,不得拖延时间,否则严肃追责。
在事故调查处理上,事故单位除因抢救原因必须移动现场物件外,必须保护好现场,发生重伤、二级非伤亡事故、瓦斯高值超限事故和典型事故,公司安监局负责人主持调查处理,7个工作日内形成调查处理报告并在全公司通报;发生一级非伤亡事故,公司分管领导或分管副总师主持调查处理,10个工作日内形成调查处理报告并在全公司通报;发生死亡事故,公司分管领导主持调查处理,15个工作日内形成调查处理报告并在全公司通报;发生轻伤和三级非伤亡事故,事故单位负责人主持追查处理,形成资料备查。凡发生不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人为破坏现场、伪造事故现场等行为,对主要责任人给予记过直至降职处分。
为强化事故警示教育,该公司规定,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或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主持人员必须在事故发生8小时内形成事故基本概况和防范措施,公司总调度室以调度通报形式发全公司学习;发生重伤和二级非伤亡及以上事故,事故单位必须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在事故调查结束次日内形成事故调查初步报告,报公司安监局和业务部门;发生重伤事故及以上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日后30日内制作警示教育片,在次月公司安全生产例会上上组织播放和专题分析。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建立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按照事故等级程度在事故单位组织停产学习整顿。如,发生重伤及以上故事后,除抢险事故外,事故单位必须按规定进行停产学习整顿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重伤事故,由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所有隐患验收合格后方可同意恢复生产。死亡和一级非伤亡事故,由公司或上级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同意恢复生产。
为强化生产安全事故抢救和管理纪律,该公司建立了安全事故抢险救援“五条红线”:其一任何人接到事故抢险指令后立即到达指定岗位,严禁拖延推诿,否则严肃追责;其二事故救援抢险信息由事故单位统一发布,严禁编造虚假信息干扰救援,否则严肃追责;其三严格按照事故汇报程序汇报,严禁漏报、假报、瞒报、谎报、错报,否则严肃追责;其四事故发生后井下所有电话一律转为监听模式,严禁救援迟缓、指挥不力,否则严肃追责;其五必须按照事故抢险救援预案和程序组织抢险救援,严禁违规违纪处置,否则严肃追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 09:20:00 | 查看全部
这则消息太长。简练写之。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