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回复: 3

在中国销售一亿个3M口罩的竟然是美国企业

发表于 2017-1-7 12:15: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雾霾年代,3M口罩覆盖住全中国

纵观3M百年的成长路径,简直就是践行不断打造“爆品”的典范。据统计,这家百年企业, 平均每2天研发出3个新品,目前品种类别已超过6000种,包括无痕挂钩、便利贴、信用卡、百洁布和拖把等。当别家公司还在模仿、超越3M产品时,3M已经在打造下一个爆品了。

除了上帝,什么都造。

雾霾商机都被它赚走了为什么中国企业连个口罩都做不好?

3M的一堆小发明

秘诀二:不犯错=什么都没做

创新类的公司一般都有自己标新立异的文化标志,比如谷歌(微博)提倡工程师把20%的工作时间用来做自己的项目。3M公司也有一个类似的规则,叫“15%规则”,即研发人员每个星期可以拿出15%的工作时间,用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不论这些研究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

这个看似很新颖的观点,居然是在上世纪40年代被提出,要知道那个年代可是被喻为“人人都在工业流水线上拧螺丝钉”的时代。这条规则的提出者威廉·麦克奈是这么解释的:“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要鼓励实验性的涂鸦,如果你在人的四周竖起围墙,那你得到的只是羊。”

所以3M公司不仅允许员工犯错,而且还鼓励员工犯错,3M的哲学就是:如果你不犯错,只能说明你什么都没有做。同时,3M公司每年都会选出年度最佳创意,给出的奖金高达是10万美元。

为何Made in China在口罩市场杀不进去?

除了上帝,什么都能造的3M,自然不会错过 “京霾”这一激发防霾口罩的灵感。

于是,3M口罩在中国火了,一年在中国卖了一亿个。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国内的防霾口罩需求如此之大,中国制造又有着如此深厚的“功力”,为何对于口罩市场,连分一杯羹都没做到?

中国制造早就遍布全球,出国旅游给亲友精挑细选的纪念品,没成想翻过来就能看见底座上的Made in China,简直让人悲喜交加。

随着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假货也是络绎不绝,即使是打假,都很难抓到源头,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世界假货中心。

造假产品又有层次之分,选择高仿的Gucci或Prada背包,最多被认为虚荣心跟不上钱袋子,但如果涉及到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那问题就严峻了。哪怕是再精打细算的葛朗台,怕都不愿意贪这个便宜。

害怕假冒伪劣的防霾口罩,是满大街被3M口罩充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口罩市场的无序竞争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统计,中国各类防护口罩每年需求量在8亿只左右,而按照用途,分为工业防护口罩、医用卫生口罩和民用口罩三大类。其中民用口罩年需求量在2亿只左右,占需求量的25%。

PM2.5的防霾口罩就归类于民用口罩。问题就出在国内不少原来生产工业防护口罩和医用卫生口罩的企业也都相继开发生产PM2.5口罩。生产口罩的企业也成倍增长,从2013年之前的500家左右,增长到目前近1000家,预计每年生产各防护类口罩约6亿只左右。

这些市场上在售的PM2.5防护口罩缺乏统一标识,品牌鱼龙混杂,许多偷换防护概念的产品根本不具备基本的PM2.5防护功能,甚至绝大多数还在使用工业防尘口罩GB2626标准。工业防尘口罩有着严格的佩戴条件限定,使用时间一旦超过限定,会造成头晕等身体不适状况。

既然这些问题让消费者难以解决,那为何人们不直接去买不必事先做功课的3M口罩呢?

防霾市场至少是1年1亿只口罩的数量级,治霾也是场持久战,可以预见防霾用品这块蛋糕还是热气腾腾的新鲜出炉状态。而中国制造就算是有其臭名昭著的一面,但也必是以其强悍的劳动力为支撑了。如果用好了,未必不能瓜分3M口罩一块“蛋糕”,甚至烘焙自己的蛋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8 09:50:34 | 查看全部
缺少创新是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硬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8 09:50: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8 09:50:51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