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来,一种外形好似小型自动售货机、蓝白相间的充电宝自助租借设备“来电吧”开始在京城的各大商场出现。上前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借到一块充满电的充电宝并带走。
“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才是安全感。”随着智能手机及其背后的移动互联网向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这句颇能反映当下人心理的流行语,成了来电科技创始人袁冰松做租借充电宝项目“来电科技”的灵感。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充电宝租借机已经在全国60个城市的900余个网点铺开。
充电宝可通借通还
在西单大悦城,记者来到一台一人高、蓝白相间的“来电吧”充电宝租借设备前。打开手机支付宝,在搜索框中搜索并关注生活服务号“来电”。点击“借充电宝”,用手机扫描租借设备上的二维码,就能进入借充电宝的环节。
半分钟后,如同银行自助机吐出银行卡一般,“来电吧”吐出了一块蓝白相间的充电宝。当手机快要没电时打开手机上的服务窗口,还能找到附近的“来电”网点。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龙湖长楹天街等50余个商场和连锁商家店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和人们平日里常见的手机充电站不同,在“来电吧”借到充电宝后用户可以“随借随走”,而不用被充电站“拴”在固定位置傻等充电。另外,从这里借出的充电宝,租借人没法给它充电。“用户要的只是出门方便,本质上他们是不愿意给充电宝再次充电的,用完直接还回来就好了。”袁冰松说。
让不少商务人士拍手称快的是,这里借出的充电宝可以在全国任意网点通借通还。也就是说,上火车、上飞机前在北京借到的充电宝,可以拿到外地出差时在当地归还。
免费午餐不敌收费服务
2014年,销售充电宝起家的袁冰松意识到,比起购买手机宝、时刻背着沉重的充电宝外出,人们或许更需要一个随叫随到,不想用时又能随时抛到一边的充电宝——以租借代替销售充电宝,用互联网模式提供充电宝租借服务的灵感就此萌生。
2015年,经过10个月的产品研发,第一代移动电源租借终端“来电吧”在深圳率先落地。
上线初期,来电吧借用以免费使用聚集用户流量的“互联网思维”,仅收取押金,用户可以24小时免费借用。然而,随着尝鲜用户一窝蜂而来,问题也接踵而来。
24小时免费借用,借出去的充电宝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难以回收流动。每到晚上七八点借用高峰期,“来电吧”里往往被借得空空如也。还有不少诸如“不会打着免费充电旗号,盗取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吧”的质疑。
几个月的免费期后,袁冰松做出了充电宝租借全面收费的决定,根据场景不同,一小时收取1到2元左右。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原本以为刚调整收费用户肯定会减少。”袁冰松回忆,免费变收费后,用户量反而增长了四五成,人们归还充电宝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
租借充电宝收费的同时,充电线也采用了同样的小额收费策略。“充电宝、充电线免费用的时候,大家都不爱惜。干脆充电线也收费售卖。”于是,如果没有随身带充电线,用户在借用充电宝时可以花5到10元购买一条新的充电线。与充电线免费使用时相比,花钱买到的充电线质量更有保证,反倒提升了用户体验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