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30多名兵头将尾中,现年35岁的黄梅英既是唯一的女性,也是当班长时间最长的一个;在公司近百名钢筋工中出类拔萃,她曾多次参加路地举行的技术比武,获得各种奖励8次。由于她成绩突出贡献大,去年被四川省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1986年底,黄梅英初中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分配到中铁养马河桥梁厂钢筋班当钢筋工,那时她才16岁。由于年龄小,身体弱,加之文化程度不高,对于这项不仅需要体力,而且专业技术性又比较强的工作她却显得束手无策。由于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一个季度下来,其他工友每月平均最高工资达到2000多元,最低的也超过了1000元,而她只能拿到200多元。在这个上岗靠竞争,收入凭技能的年代,如此大的差距,落伍感油然而生。不信自己就混不出个人样来。渴求知识、提高技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了她的当务之急。1987年3月份,她抽出了一天的时间专程到50多公里的成都购买了《钢筋制作工艺》、《钢筋绑扎技术》、《工艺制作大全》等相关书籍。工余时间,她以书本为伴,每学完一个章节,都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试验。上班时就拜能者为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别人下了班,她却仍在操作台上反复练习一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到完全熟练才肯罢休。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待扬鞭自奋蹄。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和钻研,她就掌握了日常钢筋制作和配料的全部技能,识别所有的工艺图纸,成为钢筋制作的行家里手。由于她技术过硬,群众威信高,上班不到四年就竞选当上钢筋班班长,成为当时中铁养马河桥梁厂56个班组中工龄最短、年龄最小的班长。
黄梅英参加工作20年来,先后参加了包神、南昆、西康等铁路和重庆轻轨交通二号线等重点工程建设,每到一个项目,她都实行科学管理,不仅带领班组职工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外,而且从提高工程质量、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造,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的难题。2000年初,公司承揽了我国西部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重庆市跨座式城市单轨轻轨交通PC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任务。这项工程是引进日本技术,甲方除了提供一张图纸外,其它全部靠自己。工程上马后,业主要求在一个月之内试制生产第一榀梁。作为桥梁生产第一道工序的钢筋班,过去一直承担着铁路桥梁生产任务,其钢筋制作的标准误差都在±10毫米,而PC梁钢筋误差仅限定在±5毫米,精度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如此高精度和快速成梁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黄梅英心里很清楚,如果第一工序的节点不能保证,要想按期完成第一榀梁是根本不可能的。成败直接影响公司乃至局集团的声誉和发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了确保第一榀梁试制成功,她与有关技术人员连续两天两夜对抽象的图纸进行分析解剖,绘制出10多张直观的、操作性强的结构图,并按照工期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倒排施工计划,迅速组织精兵强将进行生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提前两天生产出第一榀梁,产品经有关部门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轻轨PC梁投入批量生产后,由于其工程地处重庆山城,线路坡度大、弯道多,每榀梁体的型号都不一样,因此钢筋制作的工艺也不相同。在如此复杂工艺和高、尖、精技术面前,她不是袖手旁观等待公司派人解决,而是凭多年的经验,一边精心组织施工,把每榀梁当作工艺品精雕细琢,一边根据梁体的不同尺寸和要求,进行测算、试验和改进,使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四年来,她所在的班组共完成重庆轻轨二号线987榀PC梁钢筋制作任务,梁长总计达20公里。经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等专家检验,钢筋制作误差仅为±3毫米,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98%。由于质量优良,公司承建的PC梁被评为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件金奖,参与施工的重庆市轻轨二号线荣获重庆市第五届市政工程金杯奖和2005年度“全国十大建设技术成就奖”。
黄梅英当班长16年来,先后参加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原中铁建工厂局、中铁建筑总公司和四川绵阳市职工技术比武8次,荣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优胜奖1次。她所在的班组多年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她个人先后被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铁道部和中央企业团工委评为“十佳技术工人”、“‘三、八’红旗手”、“学习岗位明星”、“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和“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去年被四川省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她撰写的《减少钢筋调直机调直误差》和《钢筋弯曲机成型挡板改进方法》两篇论文分获工厂局QC成果二、三等奖。(张光林/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