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是中国主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年产原煤4000万吨、精煤1200万吨、营业收入855亿元、利税38.9亿元。建企64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来,集团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提出“生命高于一切、健康重于一切”的职业健康安全新理念。不断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监测、运行和保障机制,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努力打造安全健康型、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型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各级工会组织在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上、主动融入服务职工、主动担当、履行职责,为职工体面劳动,集聚企业科学发展正能量,创建和谐幸福新矿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机制、坚持源头参与,建设本质安全健康企业
煤矿生产工种多,程序复杂,作业现场危险程度高,建立健全职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机制才能有效反映职工意见和呼声。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煤矿企业职工安全生产“十项权利、煤矿保护职工安全生产双七条规定以及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先后出台《关于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的决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职代会作用的意见》。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1+X”模式,每年职代会上,企业负责人与工会主席分别代表企业和职工方,签订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保护等专项协议,实现了协议签订率100%,履约兑现率95%,职工满意率96%以上。不断强化群监队伍建设,完善了集团公司、矿(厂)、车间、班组四级群监组织网络,建立了10000名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志愿者队伍。组织群监会、群监网员对岗位环境隐患、规程措施落实、机电设备完好、劳保用品穿戴、岗位人员精神状态等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督检查。推行和实施了“危险地点、事故多发点警示卡”、群监会、群监员“安全检查提示卡”和职工“安全生产提示卡”。每年定期听取行政安技措投资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报,实地查看安技措项目的落实情况,对安技措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议和评价。
二、铸安全文化之魂,培育特色安全健康体系
秉承“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理念,提出了“一切事故可防可控”的安全思想,着力在预知、预想、预防、预控上下功夫、做文章,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健康文化品牌。搭建了“责任、预防、培训、奖惩、督查、创新”六大机制为经;“铸魂、塑形、基础、素养、亲情、环境”六大特色工程为纬的“66”安全文化架构。探索出“一三六”安全管理模式,形成了“安全掌控体系、风险预控体系、业务保安体系、安全文化体系”等六大安全运行体系。推行了“警示教育法、技能提升法、安全确认法、环境熏陶法、誓词激励法、亲情感染法、激励灌输法、过关帮教法、文艺教化法”等群众保安全工作“九法”。创造了职工安全“24小时双掌控法”。在职工日常工作和休闲场所,设立“安全健康文化一条街”、“安全健康文化走廊”,运用广播、电视、标语、简报、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及时宣传报道安全健康动态,典型人物和事迹,形成了全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
三、坚持学练结合、提升素质,搭建创新安全健康平台
创新安全培训手段。在培训标准上,把原煤矿154个工种合并为25个作业类别;在培训内容上,增加了“一三六”安全管理模式、工伤急救、矿山救护、检测检验等知识,把中澳煤矿安全培训示范中心、矿山救护大队等机构列为实物培训课堂,实施岗位风险预控培训、现场应急培训、多渠道灌输安全生产应知必会知识,2012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2000人次。坚持职工技能大赛29年不断线,2012年职工申报成功国家发明专利27项,推出创新创造成果248项,解决现场技术难题1765件。以全国劳模、河北省青工比赛技术状元李水龙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了80多项技改创新成果,其中“万吨原煤仓防瓦斯超限技术改造”不仅减少了瓦斯超限影响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系数,改善了工人劳动作业条件,同时解决了仓上操作间设备防冻问题,年创效益111.2万元;“防突钻杆加注水器”的方法,杜绝了瓦斯超限,降低了煤尘,每年可节约各项费用400—500万元;“副井筒治水”使煤矿矿井水处理后作为煤矿工业用水使用,解决矿区缺水问题,节省地下水资源,年减少外排水87.6万吨,节资172万元,实现了循环经济持续发展。2012年集团公司1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共完成创新成果51项,其中年创千万元以上的成果5个,年创效百万元的成果10项,年创效10万元以上的成果11项,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培育了省金牌工人、能工巧匠和一大批技术状元、技术标兵、技术能手,促进了职工职业安全健康能力全面提升,为企业安全健康、科学发展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四、坚持心理疏导,提升职工职业安全健康水平
煤炭企业属于高危行业,职工常年在井下作业,工作环境较差,生活不规律,重体力劳动时间长,容易产生心理压抑。峰峰集团在坚持传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健康理念和心理疏导机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解除职工在生产和企业改革发展中诸多不适应、不平衡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努力化解职工精神和生活层面的各种矛盾。在13个主要生产矿井开设了“心理辅导室”,对职工进行心理情绪把脉、疏通、解忧、呵护四个环节的心理疏导,建立职工“解压室”、“宣泄室”、“理疗室”。通过建立员工资讯档案和矿、区、班组三级心理摸排网络,推行“六必访八必谈”等形式,敞开心扉与员工谈心交友,使心理疏导工作成为职工思想的“阳光驿站”。通过英雄行动法,为职工打造施展才能、发挥特长的平台。每季度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评选首席员工、安康员工。特别突出的人才有位置给位置,没位置给待遇。每年底编撰《英雄榜》画册,把先进职工的事迹编进矿史,营造了尊重人才、厚爱人才的浓厚氛围。开通爱心热线帮扶电话和心理咨询门诊,倾听他们讲出心里话和心中苦闷。完善了领导联系困难户、定期帮扶等措施,建立了金秋助学、大病医疗救助、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等长效机制,营造了关心着职工安全健康和谐亲情氛围,职工实现自我价值感、幸福感、自豪感和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
五、坚持以职工为本、打造生态环保绿色家园
企业不仅注重职工作业场安全卫生设施和环境的改善,而且十分关心矿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及职工居住、用餐、休闲等条件的改善。先后投资7089.5万元,实施12个节能减排项目,实现节能15000吨标准煤,万吨原煤生产能耗比计划降低0.2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减排32.9吨,梧桐庄矿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生态保护五位一体工程,封闭式煤场,铁路隔音墙,矸石山、地面环境绿化等工程,创出了一条“采煤不见煤,出水不外排,产矸不提矸,出煤不烧煤”的低碳运行、绿色开采之路。启动“安居工程”,多方筹集资金30亿元,在河北省率先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工程,三年开工建设35186户新楼房,其中棚户区开工建设23663户,沉陷区开工建设11523户,同步规划开建了11个现代化住宅小区。截至2012年底,已经使8424户职工乔迁新楼房安居。2013年底,棚户区改造工程将基本完工。投入一亿多元,实行了职工澡堂、食堂标准化,职工宿舍公寓化。井下职工全部住上了公寓,并配备空调、电视、书架等。入井时配发班中餐,升井后免费吃营养餐。设班车接送职工上下班,每年免费进行体检,优秀员工参加疗休养,修建的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职工文体中心,为职工生活娱乐提供了安逸场所。峰峰集团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矿山成为工作舒心、生活顺心的“美丽家园”,矿工们的幸福安全健康指数不断得到了提升。
建设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矿山,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及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六个单位被评为中华环境友好单位,峰峰集团被评为河北省“双三十”节能减排考核优秀企业和邯郸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先进单位,六次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2011年10月,峰峰集团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首批全国企业工会红旗单位荣誉称号。
来源:劳动保护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