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青青
儿时,我跟着姥姥住,一到放电影的日子,就像过年一般。小伙伴一整天都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我放学回来,急匆匆扒两口饭,赶紧拿着小马扎去占座。其实,哪有什么座,我只是占一个最佳观影位置罢了。
放电影的地点,在后山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山风吹过,电影幕布经常被刮得摇晃,剧中人物也随之变形。一次,我们看一部抗日影片,其中一个情节是日本鬼子手拿刺刀审问一个小孩。日本鬼子的头来了个大特写,大得占满了整个银幕,本来应该凶巴巴的,但风一吹,他就成了忽胖忽瘦的小丑,我和小伙伴都笑翻了。
后来,我回到部队大院和父母住,看露天电影是大院里的人最重要的业余生活。通常,电影一周上映一次,我们全家出动,每人拿一只马扎,若是在冬天,每人裹上一件大棉袄。那时的我,对电影有幼稚的理解。我8岁时的一天晚上,刚看完一部抗战影片,回家路上,爸爸和哥哥在讨论什么。我很郁闷地插话:“拍电影为什么要死这么多人?谁还愿意拍啊?”爸爸和哥哥都笑了:“你真以为电影中战场上的士兵都牺牲了呀?”长大后,我才弄明白,他们是演戏。
再后来,人们看电影进礼堂、电影院,我再也不用自带马扎,也不怕风吹雨淋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看电影经历,是全家出动去部队礼堂看《少林寺》。那时,武侠电影并不多见,《少林寺》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电影上映前的几个小时,人潮浩浩荡荡行进在去礼堂的路上,万人空巷。过了若干年,这部影片的内容已模糊在我的记忆中,但观影的壮观场面却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最近几年,电影院越来越豪华舒适,空调、音响一应俱全,还有可以躺着看电影的VIP小厅,甚至有了座位随着电影剧情上下晃悠的4D电影厅。想看电影了,我轻点鼠标,在网上订一张票就行,很方便。由于电影院步入多厅时代,有时偌大的放映厅只有寥寥几个人,我可以很安静地欣赏一部近乎专属的电影。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近日,我有机会再次看了场露天电影,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人们三三两两坐在广场中间,老人摇着蒲扇,悠然自得;年轻的父母一边看电影,一边看着孩子玩耍……这场景,如此熟悉、如此久违。此时此刻,对我来说,片名和内容都不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