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河新闻网临汾讯(记者 冯娜娜)微博1月9日,临汾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楷模”暨“德耀平阳”颁奖典礼在临汾市影剧院举行。临汾市委书记岳普煜,市委副书记雷健坤,市政协主席陈小洪,及市四大领导班子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
本次“十大道德楷模”评奖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承办,被评选出的道德楷模有敬业奉献获得者贺星龙、周宝贵,助人为乐获得者郭艳香、梁茂祥,见义勇为获得者任红祥、李刚,诚实守信获得者张腾宇、苗文娟,孝老爱亲获得者张列女、徐福生,以及50名提名奖获得者,他们用自己的爱心传递着真善美,传播着正能量。
颁奖典礼上,“十大道德楷模”人物的高尚品格和生动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全场观众不时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来表达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敬仰。
随后,岳普煜为临汾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楷模”助人为乐奖、诚实守信奖、见义勇为奖、孝老爱亲奖和敬业奉献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
此次“十大道德楷模”的获奖者,有五名中共党员,全部来自基层,他们每个人的事迹都让人感动不已,乡村医生贺星龙在平凡的岗位始终坚守着,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无私的品格;临汾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刚在救援现场冒着生命危险救援,用自己的双手为别人创造生命的奇迹;张列女7年如一日,用艰辛和汗水收养了7个不同残疾程度的孤儿,用浓浓的爱心为这些孤儿撑起了一片天。
据悉,自2009年首届临汾市“十大道德楷模”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以来,临汾市不断加大道德楷模选树工作力度,并积极参与全国、全省道德楷模及“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各类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了感动中国人物。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获得者“背着养母上大学”的最美女孩孟佩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奖获得者15年间坚持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的解黎明、第四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用一生心血和付出兑现对乡邻承诺的农民芦来柱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典型人物,充分展示了临汾市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有力提升了临汾市的美誉度和软实力,成为临汾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附获奖者事迹:
敬业奉献获得者:
贺星龙 男,1980年生,中共党员,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人,徐家垛乡镇医院医生。
16年的行医生涯中,骑坏6辆摩托车;服务晋、陕两省28个村子、4600名村民。变的是更远的行医范围,不变的是随叫随到的出诊承诺,“病人就是亲人,电话就是病情,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并把“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放到了手机的彩铃上。
贺星龙几乎天天奔波在出诊路上,跑遍了这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贺星龙深知父老乡亲们生活的艰辛,经济的困难,所以,他除了对病人免收出诊费、注射费以外,还对特困户、五保户和烈士家属免去药费,对一时掏不起药费的群众,他总是说“先治病吧!药钱啥时有了再说!”村民欠账最长的超过10年,多年下来,已有三十几万元的欠账。说是医生,他还主动管了不少事,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送米送面;饮水、修路、栽果树,村里人样样都离不开他。
今年他先后获得“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临汾市优秀共产党员”“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入围“中国网事感动2016”候选人。
周宝贵 男,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为侯马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一中队中心岗带班班长。
周宝贵1992年成为侯马市公安局一名公安交警,1997年6月被侯马市委组织部特批入党。24年来,周宝贵勤勤恳恳,一直坚守在三尺岗台。
一年四季,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他始终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上岗,为孩子们提供交通安全保障。24年只请过11天的事假,一次是孩子结婚请了1天假,一次是母亲去世请了7天假,另一次是家中房屋漏雨请了3天假翻修房屋,其余时间,几乎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唯独一次的离岗是1994年在校门口执勤时,被一辆逆向行驶的小轿车撞倒受了重伤,住院两个月。
在二十多年的执法岗位上,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亲情和温情感动了很多交通违法行为人,拒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人的财物不计其数,拒吃当事人宴请更是数不胜数。
工作中,周宝贵经常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亲手搀扶过无数的老人、盲人、学生安全过马路;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资助过多名无助的外地人回到家乡;多次用上级组织奖给他的钱财无私地捐给了希望工程和光荣院……
2016年3月6日,经确诊为肺癌晚期,4月16日因抢救无效去世。在他不幸去世后,无数群众自发手捧鲜花为他送行,为他捐款达30余万元。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助人为乐获得者:
郭艳香 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临汾市老龄公益协会会长。
她带头组建的老龄志愿服务队现有182支队伍,两万余人。包括文艺体育服务队,医疗保健义诊服务队,法律咨询民事调解服务队,尊老敬老服务队,访贫问寒服务队。
庞大的老龄志愿服务大军普及到临汾的各个社区,先后帮扶困难、残疾、孤寡、空巢老人672人,慰问流浪困难老人67人次,帮助特困老人向政府申请救济28人,帮助老年人办老年证220个,举办敬老助老、老年健康知识讲座17次,给残疾老人申请发放轮椅14台,办理残疾证100多个,使受益的群众非常感动。
各个社区、大街小巷、广场每天活跃着上百支锣鼓队、戏曲、太极拳、广场舞、合唱团等团队。带领着她的一班人先后参与组织、承办了临汾市第四届社区老年文化艺术节暨敬老月(重阳节)社区公益行活动,受到广泛称赞。四川雅安大地震后,带头捐款。积极组织参加“恒爱行动”,为贫困、残疾儿童编织毛衣、帽子、围巾、手套千余件。
郭艳香先后荣获全国首届百名“最美敬老志愿者”荣誉称号;山西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她领导的临汾市老龄公益协会被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梁茂祥 男,1951年出生,中共党员,襄汾县新城镇人,退休干部。
2014年的正月,由于用火不当,襄汾一处房屋发生火灾,梁茂祥从远处看到滚滚浓烟升起,二话不说赶到现场。着火点是一排砖木结构的房子,所处位置狭窄,消防车开不进去,如果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梁茂祥来到水龙头前,用冰冷的自来水把自己浑身浇透,又把一条湿被往身上一裹,不顾一切冲进了火场。在滚滚热浪和令人窒息的浓烟中,他摸到了水龙头,用盆子接水朝着火势大的方向不停地泼水,半个小时后,大火终于被扑灭,梁茂祥从浓烟中走出来,衣服被烤焦,脸上熏得乌黑,眉毛被火烧掉,头发被烤得卷了回去,他的手划破了,鲜血直流……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1998年,他在路上救起一名因意外发生车祸的路人,帮着送到医院、垫付诊疗费、联系家人;2009年,他在大运路转盘边救起了两名出了交通事故浑身是血的男子;2013年9月26日,在侯家坡救起了一名因电动车刹车失灵撞墙的老人。
梁茂祥曾荣获山西省“铁护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市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获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一等功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获得者:
任红祥 男,1971年6月出生,隰县城南乡吕家沟村村民。
10年间,他先后五十多次见义勇为,拯救了9个垂危的生命,挽救了两场毁灭性的大火。
2004年秋,在阳头升路段,他将一位骑摩托摔成重伤的年轻人送到县医院;2007年初冬将一位母亲当场死亡、已经血肉模糊重伤的小孩及时送到医院;2014年正月大雪天,他不顾坡陡路滑,硬是将一位被砍成重伤的邻居及时送去抢救;2014年7月,在民政局路段,他将被水果车撞伤的张海军送去就医;
2015年5月的一个夜晚,在城建局路段,将一位被面包车撞成重伤的年轻人送往医院救治……他救的人连自己也数不清,将救死扶伤当成了生命中的一种精神追求和享受。救助中,他被医生和家属误解过,被获救者冷落过,也被朋友们嘲笑过,但他没有因此而畏惧、退缩。
当他抱着一个素不相识的伤者走进医院时,医生以为他是肇事者,硬是拉住他不让走,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直到家属来把事情弄清楚后才脱了身。他不但是一个侠肝义胆的勇者,也是一个铁骨柔肠的善者,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善行义举的行列,组建了“红祥爱心志愿团”。各界人士陆续加入了他的爱心团队。
在隰县的许多大型活动中,我们都会看到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看到任红祥,看到他的爱心团队,看到他们孜孜劳作的背影,看到他们闪光的笑脸。
李刚 男,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山西临汾蓝天救援队队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他赶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进行救援,冒着余震的危险,协助部队官兵运送救灾物资及转移伤员,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多为别人创造生命的奇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他自费奔赴灾区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回家的途中从西宁拉了6个伤员,一直送到了湖北省某医院。
在他的带领下山西临汾蓝天救援队,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缅甸卡喀博雅兹雪山搜救、深圳山体滑坡救援、安阳坠崖搜救等国内外大小救援160余起,涵盖跨国救援、森林扑火、矿难救援、溃坝救援、山野救援、水域救援、城市灾害救援、泥石流救援、地震救援、医疗救援、高海拔救援等诸多领域……
在救援中,他负责现场指挥,善于处理突发事件,遗体处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仅2016年第一季度,山西临汾蓝天救援队救援达91次,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公益活动20余次。“只要活着,就会一直做下去。”
多少次救援从危险中都走过来了,在他看来,什么都没有生命重要,他把自己的这份选择当成一份事业,他感觉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诚实守信获得者:
张腾宇 女,1992年出生,安泽县爱元幼儿园小一班班主任。
2014年年初,一位20岁左右的姑娘怯生生走进了安泽县农业银行营业大厅,提出要约见行领导,银行的工作人员被姑娘的严肃神情所感染,急忙将姑娘带到崔金昌行长办公室。
见到行领导,姑娘自称叫张腾宇,是爱元幼儿园的一名教师,说着姑娘从身边的包里掏出一个包裹,打开包裹,里面有一百、五十不等面额的一大堆钱,姑娘腼腆地说:“这是我自己积攒的微薄工资和在朋友的帮助下凑的5.2万元钱,今天是来替父亲偿还15年前银行贷款的。”
原来腾宇是替父亲张文来偿还1999年农行5万元贷款的,这笔贷款因为借款时间较长,加之当时的贷款手续制度不是很健全、很完善。姑娘父亲的借款契约,行里并没有留存。当时行里的工作人员看到在行里清贷的花名册上有一笔拖欠15年的贷款是“张文来”的名字,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张腾宇家催收此笔借款。
15年,世事多变、时过境迁,那时的张腾宇还只是个不明事理的小孩子,这笔借款的手续不全,她完全可以据此不还这笔钱的呀!但腾宇却说:“做人要讲诚信、讲良心,只有把钱还了,我才能安心!”
苗文娟 女,1975年生,翼城县汇丰幼儿园董事长。
多年来,无论是经营酒店、铁矿,还是经营煤矿、开办幼儿园,一路走来,苗文娟始终坚持以诚为本、以信立业的经营理念。凡是和她打过交道的人,从酒店员工、供应商、客户到农民工、学生家长等,无不对苗文娟称赞有加。
她,诚心做事;她,良心做人。从199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经营酒店的将近13年间,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面临经济危机企业财务极度紧张时期,苗文娟想尽一切办法从不拖欠员工工资、福利,及时结清供货商每一宗货款。
汇丰幼儿园作为山西省一所一流幼儿园,县物价局核定入园幼儿每人每月收费可达1300元(不包括伙食费),为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苗文娟向社会公开承诺:“汇丰幼儿园设施争一流,但收费决不争一流。”
三年来,苗文娟信守承诺,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动,汇丰幼儿园的学费从未上涨,在保证饭菜质量的基础上,免费供应两餐两点。
苗文娟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爱惠三晋,诚信赢佳誉。苗文娟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种奖励表彰。这些荣誉既是苗文娟多年奋斗轨迹的写真,也是对苗文娟诚实守信崇高道德品质的肯定。
孝老爱亲获得者:
张列女 女,1955年出生,洪洞县刘家垣镇西义村村民。
2009年2月她收养了第一个残疾孤儿,从此,7年来张列女用艰辛和汗水收养了7个不同残疾程度的孤儿,用浓浓的爱心为这些孤儿撑起了一片天。
五十多岁的她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神,不理会别人刺耳的话语,用她瘦弱的身体扛起了照顾7个残疾孩子的重任。每天起早贪黑悉心照顾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家里年迈的老人也要由她照料,为了贴补家用,她养鸡养猪,真的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自从收养了这些孩子,张列女就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即使是最好的“拍照衣服”也不超过30块,脚上的布鞋补了近10次已经穿了6年,而对于孩子们她舍不得让他们受一点委屈,每年都要给他们置办几套新衣服,家里养鸡,孩子们每天每人一个鸡蛋从未间断过,可她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
为了孩子们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她硬是向邻居家的小孩子请教,自己当起了老师,用她那不标准的普通话教孩子们识字、数数、唱儿歌。
别人都说她傻,到了享清福的年纪却招来了累赘,她却说:“苦点累点不算啥,和娃们在一起有的是心劲,只要还能动得了,我就不会放着他们不管。”
徐福生 男,1977年出生,安泽县良马乡良马村人。
他,一个上门女婿,村里人说,他自从结了婚就多了三个爹。老丈人弟兄三个都有病在身,妻子有轻微的智力障碍,全靠他一人照顾,但他从不抱怨,就这样一直坚守着、承受着,用宽阔、善良的菩萨心肠,尽着一份“上门女婿”的义务。
他举止谦卑,笑容灿烂,背后却藏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他个子不高,没有文化,肩上却扛起了全家七口的生活重担。
他是一个男人,不怕苦不怕累,除了耕田种地,还在附近猪场打零工,为猪场清理猪粪、垃圾,用一身的力气换来一天100元的工钱;他是一个“女人”,他会缝衣、做饭,照顾老人、妻子,他从不嫌弃、从无怨言。
徐福生的一天很简单,也很忙碌,早上5点起床做饭,烧火熬点米汤,热几个馒头,就点咸菜,简单吃过后换上脏衣服,到猪场干活。猪场的工作很苦很累,但他从不抱怨,他认为这份工作来之不易,这是猪场老板对自己的照顾,他干活很卖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这就是他的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里外都忙得停不下来。常人道:一个女婿半个儿。2000年,结婚至今16年里,在徐福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善良,看到了他人性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