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扇画而言,明代扇面的市场价格较高,但近几年宋代团扇的风头也愈发强劲,如南宋夏圭的《寻梅访友图》团扇面在2012年春拍成交价高达1012万元。而近代齐白石和赵叔孺合作的《贝叶鸣蝉·隶书》扇面在2011年成交价也达到了448.5万元。
除了扇面之外,扇骨也逐渐受到收藏者青睐。其中较受藏家追捧的是湘妃竹制成的扇骨,直径3厘米的湘妃竹折扇市场价多在万元以上。2011年,一把明代腊地紫花湘妃竹扇骨拍出了100.8万元高价。
有行家认为,扇面远未达到其应有的价值。明代之前的扇面,由于其留存于世的数量稀少,无论作者名头大小都非常珍贵。至于明代的扇子,现在市场上已很难看到,清代中晚期的扇子也是少之又少。目前能够在市场上见到的老扇子以民国时期的居多。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民国时期的扇子不仅较易收藏,其市场潜力和升值空间也相对较大。此外,扇子是一门综合艺术,衡量一把扇子的价值除了时间以外,还有各项制扇工艺。比如扇面,名家画的扇面,就往往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同时,扇骨的材质、制式以及雕刻、烫法,这些工艺也都是在选购扇子时需要考量的。
来源:中国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