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济南收藏市场流变,
成为“古玩大咖”
从上世纪80年代逛英雄山下的地摊开始,到开文玩店折腾古董,再到将店铺开进新世界商城大商场,崔义忠见证了济南收藏市场的流变过程,成为英雄山古玩市场无所不知的“古玩大咖”。上世纪90年代,英雄山古玩市场发展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古玩市场,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藏家,崔义忠整天穿梭于市场之中,练就了一身鉴定藏品的本领。但与仅注重经济收益的文玩商不同,崔义忠爱钻研、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收藏鉴赏书籍,更是发表了大量收藏鉴赏文章,在山东收藏界打响了名气,后来更成为诸多电视台邀请的收藏鉴宝专家。
作为一个杂家,崔义忠的收藏涉及古代书画、瓷器、古钱、玉器、碑帖、印章、丝绣、牙器等,现有藏品多达万余件。谈起自己最为惊心动魄的收藏,崔义忠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卖掉老城区老房子,花了5000元收藏了一块石刻。“4000多元房款全投进去了,别人都说我是傻子。”
让崔义忠倾其所有的是一块精美绝伦的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后经著名鉴赏家钱君匋认定,且在拓片上题写:“武氏祠画像石极多,其中佚失五石,四石流出海外,一石不知其所,后在民间发现。其描写女娲伏羲相值之情景,此拓本即原石所拓,是则所佚五石一石尚存民间,殊可宝也。”崔义忠说,他对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倾注了数不清的关爱,有时候半夜都会与之神会。
崔义忠说,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商,接触古玩的人日渐增多,文物市场开始鱼龙混杂,但东西都不贵,唐代的瓷罐才一两块钱,谁要是拿出五十块钱买个古董,那就是买炸了。当时崔义忠经常到乡下淘好东西。他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乐陵掏了个窝子(藏品丰富的人家),660元买了66幅字画,其中就有张大千、启功、钱惠安等大家书画,当时转手的最高价也就几千块钱。
谈起收藏的无奈,崔义忠说舍不得卖的藏品太多,不卖又没法继续搞收藏,每天都是忍痛割爱。1990年他经手过一幅吴冠中的画,当时他的画不好卖,最后好不容易9000元卖到北京,4年后这幅画拍卖到了63万,此后更是涨到700万元,现在多少钱都不敢想。“玩收藏的,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现在看起来9000块钱是小钱,但那时不卖就没有后来的收藏。没有别的经济收入,只能慢慢折腾,挣一点买一点儿。有藏品但是没现钱啊。”
作为藏家,让崔义忠马失前蹄的事情也不少。上世纪80年代,他曾花500块钱买下一件仿品“九龙杯”,也曾用好几麻袋古钱币换回一块普通的英德石。崔义忠说,玩收藏可能把一个有钱人“拖累”得精穷,也可能让“精穷”的人暴富,很多时候他则是捉襟见肘,也与很多好东西失之交臂。“收藏家的藏品很多,可以说件件价值连城,然而他们也经常生活窘迫。”崔义忠平时买件衣服都舍不得,有时偶然遇到好东西,没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