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看走眼的十二章纹龙袍
久别重逢的黄花梨禅凳
记者:您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寻找藏品?听说您常常逛潘家园?
张信哲:我到一个城市肯定先去逛博物馆,不管大小。古玩市场以前会去,比如潘家园,但现在不会去了,因为看太多假的会伤眼睛。现在都是有目的地逛,去熟悉的店家,他们会帮我筛选。他们都是花真金白银在买东西,买错东西就是自己赔。所以他们和专家的看法不太一样,有很多自己的窍门,那这些东西不会随便交给客户,但我和他们的关系比较不像客户,反而比较像同行,我还蛮幸运的,和他们成为朋友,学到一些独有的鉴定窍门。
记者:您曾说您走过眼但并不太离谱,具体哪件藏品是看走眼的?
张信哲:我买错过一次十二章纹龙袍。织绣类的东西很难仿,因为织绣品收藏早期比较冷门且工艺非常繁复,仿这个不划算,另外就是颜色没有法仿,老东西用的都是植物矿物染料,而现在的化学染料染不出那个效果,就算做旧也做不出自然的颜色,所以我看照片就可以看出来新的老的。但那一件是用老的龙袍把一些地方挑掉熨平,再把章纹绣上去,属于局部作假。后来我才发现被挑掉云纹的地方有痕迹,后绣上的章纹也很不自然。
记者:所以可以认为您玩收藏没有赔过钱?
张信哲:真正喜欢收藏的人不会着急买东西,我不像有些人拿着大把钱直接买,因为我不是一开始就很有钱。我先是看各种展览、博物馆,跟一些收藏家慢慢学,真正了解之后才开始买,所以基本上我没有买过赝品,只有错估年代或者价值,但也是老的有价值的,这都不能算赔了,算是我一方面收藏一方面学习。
记者:在您的藏品中哪一件来得最有意思?
张信哲:我曾经买到一对黄花梨的禅凳,是时隔五六年分两次买到的,是因为兄弟分家。一开始先收到一张,禅凳其实一张也可以的,我没有想过可以找到另外一张。过了好几年,跑一线古董商告诉我找到了另外一张,第二张没有被保护,被丢在后走廊日晒雨淋,和一堆废木头放在一起。
关键词
变成减压乐园的家
穿错衣服的甄嬛和皇上
记者:收藏为什么会让您觉得减压?
张信哲:不是花钱买东西减压。我不只是收藏老东西,我喜欢收藏美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我来说也并不只是把它们收起来,我家里用的都是老家具,只要是可以使用的我都会用,能做成家里的装饰我也都会用。当你在家里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很开心,外边工作很辛苦,但一回到家就像回到自己的乐园。
记者:在拍卖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卖给别人心里会不会有点不舍?
张信哲:当然我希望它能落在更好的藏家手里,织绣我之所以舍得拍卖,是因为它太冷门了,喜欢的一定是真的喜欢,之前办织绣的拍卖,大部分买家都是私人博物馆。对我来说,这些东西拍出去比封存在我家好多了。而且没有什么东西是需要一辈子留的,藏品就像我的课本,这一级学完,我晋级到下级,课本就可以给学弟学妹了。
记者:因为您是明清服饰的专家,此前也看到报道说您看《甄嬛传》的时候总是跳戏,他们具体哪些地方穿错了?
张信哲:所有的角色都穿错了,甄嬛是雍正时期的,但她们穿的都是同治和光绪年间的衣服,甄嬛所在的那个时代,不管是女服还是男服都是没有长衣的,而她们头上戴的钿子,也是道光年间才有的,皇帝穿龙袍是没有错,但雍正时代的龙不长那个样子。它是一部电视剧,大家会看情节,但我会不由自主地看到那些细节,所以很跳戏。
来源: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