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华东油气分公司 朱亮亮
“你身上什么味道啊?”妻一进门就眉头紧锁,“你自己闻到吗?”
“没什么味道啊”,我边回答边举起胳膊嗅了嗅,“哪有什么味道啊。”
“可能是你做坐车回来,公共车厢里混杂了一些异味”她如是说。
这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对白。
妻是个嗅觉非常灵敏的人,每次家里来过其他人,她准能闻出来,儿子从学校回来她能闻出孩子在校玩耍的混合气味,无论吃饭还是做事,她总习惯于依靠味觉做出一些判断。
我对味道捕捉也比较敏感,但与妻不同的是,我只对食物的味道感兴趣,而且脑海里总不自觉回忆记忆深处食物的味道。记得刚与妻恋爱那会儿,我不习惯吃岳母做的饭菜,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才慢慢适应。有一天我与妻开玩笑地说:“我用了几年时间才习惯你妈做的饭菜。”
她白了我一眼,不及思索地回:“我妈妈做得不好吃?”
“不是不是,只是我吃我妈做的饭太久了而已,其实你妈做得很细致,也挺注意营养搭配的”我说的是心里话。
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外工作、生活着,习惯了单位食堂的味道,习惯了岳母烹饪的味道,但任何一种味道都不能开启我根植于儿时的味觉记忆。无论何时只要回到老家,哪怕一道最简单的青椒炒肉丝,都能激发我根植于幼时的味觉记忆,母亲会在土豆丝里放一些醋,撒上浓郁的黑胡椒粉,这种味道立马把我带回她的身边。
人的味觉是有记忆功能的,就像从一张白纸开始勾勒,这最初的线条却成为整幅画面的基础与关键,味觉也是从儿时积累起来的很难改变,母亲的饭菜让我成长,而由此带来的味觉记忆也伴随我成长,而且终身难以磨灭。
客观地说母亲做的饭菜口味偏重,从营养学角度考虑,并不算合理,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味觉记忆的怀念,还记得去年中秋节我回老家,依家乡习俗,母亲做了芝麻饼,热气腾腾的芝麻饼刚出锅,我顾不上烫手,立即拿起一个吃了起来,真是满口留香。
“好吃吗?”父亲问我。
“很好吃”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感觉很熟悉的味道。”
父亲微笑着问我:“什么味道呢?”
“额——是家的味道”我思考片刻作答。
“应当是妈妈的味道吧”父亲的音调变的高了起来。
“是啊,是妈妈的味道。”
距过年的时间也屈指可数了,计划一下回家过年的行程吧,除了与家人团聚,还能再次激发一下我味觉深处的记忆,想想都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