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团中央的指导和部署下,广东“青年之声”平台已完成了三次升级迭代,最新的V4.0版平台围绕“青年服务提供者、青年困难帮助者、青年疑惑解答者”的基本定位,实现了平台功能的拓展+聚焦,逐步形成了“找活动、找帮助、找咨询,上广东青年之声”这一具有明晰社会认知度的产品形象。(《中国青年报》)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共青团的工作到底应当怎么搞,怎么把青年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争取过来,这不啻愚公移山。必须要承认,流于形式的理论与活动早已被青年漠视与摒弃。面对这样的现状,广东“青年之声”以“亲,有事您吱声!”的设计一下子拉近了团组织与青年的距离,他们已收获粉丝126万,在沉渣浮泛,泥沙俱下的网站蜂拥下异军突起,艰辛的付出不言而喻。
在无数帮困解惑的同时,“青年之声”平台做得最令人称道的是只许“开炮”,不准“点赞”,发动并奖励近2000名青年实时在各公测群中对“青年之声”运营开发团队提出批评性意见,鼓励“拍砖”;设置了问答差评按钮、青年参与后不喜欢的活动还可以打“负分”,甚至在平台最显眼的地方设置了“吐槽我们”的专属通道。
这自然让人联想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现在多少人身在官场大讲廉政而掉过身去专搞贪腐;他们只唯上不唯下的目光从不把群众放在眼中;他们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尤其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现在已经延及到众多国人的自我评价与鉴定。它涉及的不只是党风,漫漶的是国风与民风。
而广东“青年之声”平台的做法、影响与意义,绝不是简单的群体做好人,平台办好事,而是关乎着青年的道德与修养,青年的未来与方向。说白了一句话,没有青年的未来,就没有中国的未来。
魏润身(首师大文学院教授)
来源:北京晨报 |